生活阳光

  • 742877299
  • 打造兴宁生活服务平台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2247|回复: 0

[旧城故事] 兴宁十大名门姓氏,你知道是那十个吗?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95

主题

102

帖子

23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10
发表于 2017-11-7 21: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兴宁阳光。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兴宁阳光网—兴宁旧城故事
兴宁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自古以来,不同姓氏的名人更是数不胜数,兴宁虽然不是个大城市,但姓氏却相当丰富,但在兴宁有十大名门姓氏,你都知道是那些吗?

刘氏
在兴宁刘姓是一个大姓,而刘姓在《百家姓》之中排第4位。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是登基为帝人数最多的姓氏。历史上刘氏称帝者共有五百余人。自古有“刘天下、李半边”之说。
在兴宁,不得不提的刘氏宗祠。刘氏宗祠位于岗背榕树村,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有上、中、下三堂二行一围龙110多个房间,上厅设“爱敬堂”供奉历代始祖的灵位牌。厅内有24条柱(喻24帝),大门口有宽敞的大门坪,门坪下有半月形约一亩多大面积池塘。该祠由广东(含海南),广西,福建,江西四省后裔集资合建,是为纪念由闽入粤始祖刘开七公而兴建!
1.jpg
刘氏代表人物刘士木
 刘士木,名志权,字更生,广东兴宁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在家乡兴民小学读书。14岁到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就读。不久出国到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初在望加锡(今乌戎潘当)中华学校任教,后受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华锋报》之聘,到该报任。
  宣统元年(1909)刘氏转赴棉兰,受聘为华商学校校长。其后到离棉兰不远的民礼,创办中华学校。在此期间,由当地的同盟会员谢芋旦介绍,加入同盟会日里支部,从事革命活动。后被推为同盟会民礼的负责人。时值革命派与改良派在华侨社会展开激烈的思想论战,孙中山派胡汉民到棉兰集资,筹备在槟榔屿创办《光华日报》,刘氏积极参加宣传招股工作,以后还为该报撰写通讯和烈士传记,如《黄花岗烈士李祖硅事略》、《温生才烈士传》和《陈敬岳烈士传》等。中华民国建立后,被选为日里各埠书报社的代表,于民国元年(1912)回到上海,参加由吴世荣、陈楚楠、谢和田等所组织的华侨联合会,向北京政府提出有关华侨参政的要求,并以他为主整理编纂《华侨参政权全案》一书。


陈氏
广东陈氏俊才辈出,在岭南文化发展每一节点上,几乎都产生了望重士林的学者、名臣,陈昌朝、陈宗询、陈兰彬、陈伯陶等广东四十八位陈氏族中乡绅名流。

陈氏代表人物陈甫仁
 陈甫仁(1882—1911年),广东兴宁市石马镇刁田村人,何子渊的门生。别号:辅仁、陈文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早年在家乡加入洪门会,欲推翻清政府,屡谋起事,未成。
  后随叔父去南洋经商,在新加坡加入同盟会,宣传革命。
  旋归香港,参加黄兴组织的革命统筹部,负责运输军火。
  1911年4月初,奉命运枪械至广州接应黄花岗起义,因事机不密,在澳头登岸时被清巡防营逮捕。
  被捕后,他向清军官兵宣传革命,使部分官兵深受感动,称他为“革命先生”。后被押至广州俘虏营,受尽酷刑,双足残废,仍不屈服。
  4月28日在两广督署前被杀害。葬于广州黄花岗。后经审定增立一碑,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2.jpg

罗氏
罗姓氏源流:罗姓是当代第18大姓,占全国人口的1%,约1338万人。其来源与原始社会善於结网(罗)捕猎鸟兽的罗部落有关。据考证这一部落最早活动於今河南罗山一带。夏商时代为某部落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周武王灭商时,罗被封为子爵,称“罗子国”,正式成为周的属国。
罗氏九厅十八井,位于兴宁市宁新街道办东风居委,坐西北向东南,为三堂六横三围围龙屋结构。该屋始建于元代初期,有700余年历史,系罗氏四十六世洪德公第十八子小九公兴建。
3.jpg

罗氏代表人物罗孟郊
 罗孟郊(1092-1153年),字耕甫,号休休,兴宁刁坊罗坝人。其祖先罗昌儒以进士在唐朝昭宗时任循州(今惠州)刺史,因世乱定居兴宁。罗孟郊早年丧父,孝顺母亲。少时家贫却聪颖好学,精通经史。二十岁时,他在神光山附近的罗岭草舍里,勤奋攻读,留下了“神光映读”一段佳话。常在山边的泉水池中洗涤笔砚,池水尽黑,至今人们仍称那为“墨池”。
   罗孟郊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中举人,次年考中进士第三名(探花),始就太学博士职,后任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掌制诰。任太学博士时,奸臣专权,罗孟郊疾恶如仇,令太学生陈东等上 书,揭露蔡京等人罪行。金人南侵时,钦宗欲罢免主战派右丞相李纲来讨好金人,罗孟郊再次令陈东上 书,要求留用李纲为国效力。绍兴十八年(1148年)罗孟郊入翰林,又值秦桧阴谋与金人和议,罗孟郊等人力抵和议。秦桧恨之入骨,罗孟郊含冤遭贬到兴-即现在的阳新县并在该地去世。后来被朝廷追赠为礼部尚书,敕葬于现阳新甘棠山。
4.jpg


曾氏
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兴宁曾氏宗亲们或许很多人都听过广新公这位祖先,也很多人都听过他是兴宁曾氏的开基始祖。曾氏宗祠(广新公祠)位于广东兴宁市黄陂放坑口,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秋,将原狮形屋改建,1995年秋重修!

5.jpg

曾氏代表人物曾道宗
 曾道宗(1938.9—)广东兴宁人。擅长中国画。196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历任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师、青海省文联、青海省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美术组组长;中国美协青海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美协第四届理事。广东艺 术师范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特级教师。作品有《人民的总理》、《西海0》、《 龙羊古峡起宏图》、《祁连晚秋》、《剪毛图》、《高山流云》、《春山色峰》等。
6.jpg

黄氏
黄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目前在潢川(古光州)保留有曾经强大一时的黄国故城,每年仍有许多海内外各地各界黄氏同胞前来祭拜。
黄氏代表人物黄文杰
 黄文杰,原名祥庆,广东兴宁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兄弟4人,他排行第二。民国9年(1920)在大坪达务高小毕业,考入兴宁县立中学。民国13年6月,中学毕业后到本县新陂小学任教。
  翌年春,入黄埔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10月,由军校中共组织和苏联顾问鲍罗廷推荐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民国18年(1929)毕业。翌年被分配到苏联的伯力、海参崴一带从事革命工作。
       民国20年(1931),奉调回国,在上海从事中共秘密工作。民国20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迁往苏区后,在上海成立中共“上海中央执行局”,负责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共组织,他任执行局职工部部长。其后,执行局遭到破坏。翌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黄文杰任代理书记。民国24年7月,上海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黄被捕入狱,判处15年徒刑,先关押在上海,后转押于南京宪兵警备司令部监狱。
  民国26年(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黄文杰经中共组织营救出狱,留南京办事处工作。10月,办事处迁至武汉,改名为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后中共中央派王明、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中央驻武汉代表团(当时党内称长江局),黄作为代表团成员调到武汉,任长江局组织部副部长。翌年1月,任长江局驻广东特派员,负责指导广东中共组织活动。同年10月,为了应付广州将沦陷的局势,他协同中共广东省委代书记李大林主持召开紧急会议,作出省委机关和八路军办事处迁往粤北、成立中共西南特委(后改为粤中特委)和中共东南特委等4项决定。其后,又指导成立八路军韶关办事处。是年冬,以长江局秘书长的身份到韶关向广东省委传达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同年12月底转往重庆,在中共南方局负责组织部工作。其时,他已患肺病,仍抱病坚持工作,并撰写了《论政党》一书。民国28年10月病逝。


张氏
张姓是中国大陆第二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姬姓。是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的挥公。因发明弓箭司弓矢之长(正),而赐姓挥公姓张于青阳(今河北清河)。
张氏代表人物张天赋
 张天赋(1489—1555年),字汝德。兴宁新陂高松树下张屋人,方志学家。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选贡。少负才名,师从理学家湛若水。
  天赋为邑庠生时,与县令祝枝山善。祝枝山对其极为敬重,请他参与编修《正德兴宁志》。其后又参与编修嘉靖九年、十七年兴宁县志。正德十六年(1521年),魏庄渠督学粤中,赏识天赋才学,聘至祟正书院讲学。督学林次涯又聘天赋参与编修《广东通志》。后还被邀至南京参与编修《武宗实录》。
  天赋晚年任湖南浏阳县丞。任内捐俸修学宫、置浮桥、敦士气,勤政爱民,扬善抑恶,卓有政绩,浏民敬服。后因病退休回家,行李萧然。归家后,不久逝世。遗《叶冈诗集》四卷,辑录于《兴宁先贤丛书》。


何氏
何氏来源于韩国后期,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八位的大姓。
何氏代表人物何子渊
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广东兴宁人氏。广东省历史文化名人,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他先后创办多所新式中小学,开风气之先,宣传革命思想,培养了大批人才。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嘉应州主盟人,是广东潮州黄冈起义领导人之一,曾秘密参与策划广州黄花岗起义。1914年响应孙中山号召组织讨袁军,后受命兴办矿业,筹措革命经费。1920年任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1925年为东征军筹饷,1941年逝世。
  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故居位于广东省兴宁市。是渊公举全家之力于1927年建造的一座三堂二横客家祖屋,是客家民系崇尚自然、天圆地方、天地人一体同春高超设计理念的展现,是客家古民居四角围龙建筑的典型代表。大门匾额光裕庐三个字为梅州著名书画家、林凤眠老师梁伯聪的真迹;上堂对联“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有灯兼有月,十分0闹-”为孙中山拟联,于佑任手书;中堂“泰运转中华遍处欢天喜地,山居添岁月一堂暖日和风”及大门两旁“光照前列, 裕启后人”“石马当前高龙榕狮同拱护,雷山枕后蛟潭岐水共回环”等堂联为渊公亲拟;前堂屏封嵌孙中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铭文;大门右侧刻有一段兴梅百姓耳熟能详、口传心授的美丽传奇“石马传说”;中厅横梁悬卦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亲为渊公赠匾“五代同堂”。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渊公故居公告为不可移动文物,兴宁市人民0将其定为“特色古民居”保护文物。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广东省政协大会提案将何子渊故居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渊公故里颁布为第一批“广东名镇名村”。
7.jpg

钟氏
尊 钟烈为得姓始祖。钟姓源出有四:源于姬姓,属以邑为氏;源于嬴姓,属于以国名为氏;钟姓历史名人有 钟子期、 钟繇等。
钟氏代表人物钟明光
    钟明光(1881-1915.8.28),字达权,广东省兴宁县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早年家世贫苦,竭资求学,后因岁荒弃学,在江西、福建、湖南等地经商。嗣赴南洋,痛内忧外患交迫,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告成,痛惜革命不彻底,深恨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于1913年回国,准备参加讨袁军。到达香港后,得知“二次革命”已失败,遂返回家乡兴宁。因袁世凯下令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被迫再赴南洋。1915年回国,在广州参加丘汉苗所领导的暗杀团。时闻广东军阀龙济光及其兄龙觐光支持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决定暗杀龙氏兄弟以示儆戒。是年8月27日,化装成卖水果的小贩,在广州积厚坊用炸弹炸伤龙济光左脚,并炸死卫队17人。当场被捕,次日英勇就义,时年34岁。牺牲后葬于广州黄花岗(原红花岗,后改今名),为红花岗四烈士之一。
  8.jpg


王氏
王姓, 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 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东周时期的 姬晋为王姓始祖。
王氏代表人物王天与
  王天与 (1475—1519年),字性之,号东郭,兴宁城东门外栅里人。明正德二年(1507年)举人亚元,九年进士,十一年任江西宁都知县。天与为政清廉,不苟取于民。对民间诉讼纠纷,能明辨是非,折狱息讼,不迁延时日。征工力求均平,征粮准许分期缴纳,体恤民情。
   正德十二年(1517年),随江西巡抚王守仁征剿横水、桶冈、浰头等处农民起义,擢升浙江道御史。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叛乱,王守仁奉旨征讨,命天与为前驱。天与率兵攻下南昌后,奋不顾身,亲临火场救火,因此得疾不治,是年7月26日卒于南昌。
   天与逝世后,王守仁为文致祭,宁都人民立祠奉祀名宦,兴宁亦以乡贤奉祀。嘉靖元年(1522年),朝廷追录其功,诏赏白金三十两,灵柩运回兴宁,葬于城北,墓前有显忠亭一座,亭侧有祠三间。嘉靖二十二年,兴宁教谕盛继撰显忠亭碑记。今其墓及亭、碑等已毁。著有《平寇录》,已佚,有《和山麻石岩记》存世。

廖氏
廖姓源流较多,一是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四是出自躲避殷纣暴政,为缪、颜二姓所改;五是出自张姓,入赘廖家而改姓;六是出自赐姓。

廖氏代表人物廖明欧
     廖鸣欧,字伯鹏,广东兴宁人。少年时家贫,随伯父去马来亚。廖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向往革命,经介绍回国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军事,于民国10年(1921)在步兵科第十五期毕业回广东,先后在大本营所辖的建国粤军李福林部第五军任讲武堂教练,李济深部粤军第一师二团七营营附,张民达部第二师独立团五营营长,廖积极训练部队,参加讨伐陈炯明叛军的东征战役,所向有功。民国15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任第一军钱大钧部二十师副团长、团长;北伐东路军总部教导团上校团长、兼漳州警备司令。民国17年转任徐景唐部第五军第十一旅团长、少将旅长,兼潮梅警备司令。翌年初,廖在粤东参加第五军的反对蒋介石厉行-,排斥异己的活动,以潮梅警备司令名义通电反蒋。失败后即往日本、法国、德国考察军事,取道苏联返国,在北平陆军大学作旁听生。
  “九·一八”事变后,他为救亡雪耻,弃学南下,任蔡廷锴部第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少将参议,参与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后随军到福建任师军士教导队主任,不久转任第四军五十九师参谋长。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廖调任薛岳第一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参加上海战役、赣北战役,作战方案有不少独特的见解和建议。民国18年调任湖南省军管区副司令兼莱阳警备司令。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任第二方面军广州日本战俘管理处处长,负责管理遣送战俘。
兴宁姓氏信息来自奇艺网,由兴宁社区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兴宁阳光网声明:此信息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兴宁阳光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转载请注明来源:www.yg0753.com 兴宁阳光网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