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兴宁年鉴》人物传略(二)
兴宁阳光网—兴宁市历史文化《兴宁年鉴(2000)》人物传略 刘逸史刘灏,号逸史(1882—1920),生于邑北双溪乡(今合水镇双溪村)。少有大志,年二十,愤清庭之腐败,赴省垣求学并结交当时豪杰,共图改革。入虎门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任教练官,屡以革命大义勉励士卒。武昌起义,他与粤中诸豪杰同时响应,会师北伐,任北伐军第一标统(相当于今之团长),在徐州、宿迁诸役中屡立战功。南北议和后,当局拟遣散北伐军。刘逸史等慷慨陈词,谓江北重地宜当留粤军屯守,否则全师返粤待命亦为良策,万不可解散或削弱革命武装。但此言未被当局采纳。刘愤然解甲归田,结庐读书以自娱。不久,应陈明候之邀,出任第39混成旅参谋长。民国二年(1913年),陆军部嘉其功,补授陆军上校衔。民国五年(1916年)任山东第二师参谋长兼第四旅旅长,山东督军及省长两署顾问、加授少将军衔。后调任陆军部咨议官。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复辟,北方政局逆转。刘秘密南下任西南政府广东警备司令部咨议,后在护国军第四军中任要职。其生平为南北要人所倚重。惜大功未竟,英年早逝。民国九年(1920年)卒于潮梅镇守使署,终年未满四十。
(刘碧光供稿)
巫敏巫敏(1906〜1960),原名赞枢,曾用名功敏,生于兴宁罗浮浮南黄沙溪村,6岁起在村小念书,9岁因家贫辍学务农。青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他逐渐懂得了穷人要摆脱贫困和压迫,就必须团结起来砸烂旧制度,建设新中国的道理,立志要为革命贡献力量,积极主动地投身如火如荼的农民革命运动,做深入细致的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1928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当地最早入党的共产党员之一。此后,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他认真学习党的奋斗纲领、党在农村土地革命的各项方针政策及进步书刊,全身心投入组建农会、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活动。地方党组织建立不久,当地地主武装力量与广东军阀相互勾结,在村里刮起了一股反共逆流。在白色恐怖下,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巫敏随部队转到赣南一带工作。1931年5月,因“AB团”(即反共团)一案,他被开除党籍,禁闭四十多天,历6个月的组织审査后,重返革命队伍。
1931年11月,组织安排巫敏在江西寻邬县苏维埃政府和兴(宁)、寻(邬)县委工作。不久,随罗屏汉、张瑾瑜到了会昌,在邓小平同志领导的会(昌)、安
(远)、寻(邬)、瑞(金)中心县委及李富春、蔡畅、陈毅、曾山、葛耀山、刘启耀领导的江西省委工作。
1934年,在朱德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中,巫敏任团部技术书记。在敌我斗争异常残酷、复杂的时刻,其妻曾桂香产下儿子巫阿坚。因战争中携带小孩不便,夫妇欲将孩子留给当地老百姓抚养。朱德同志知道后,规劝他们把孩子留在身边,并叫人送来了钢精锅和洗脸盆。巫敏夫妇深为感动,铭记在心。1935年,红军长征,巫敏送妻儿回家,把朱德赠物一并带回老家珍藏(注:1983年10月,巫敏儿阿坚把珍贵文物捐赠给国家。现在兴宁纪念馆展出)。
1935年1月下旬,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江西省委指派巫敏到永丰县委做地下党的工作。不幸,他和妻儿被国民党罗卓英部所俘。巫被迫充军,后乘部队移防之机,智脱虎口,于1935年端午节前回到故乡。巫敏如失落的孤雁,受到地方反动势力的追捕,只得东藏西躲,处境非常危险。1938年春,他在江西泰和县小龙矿山的同乡家中,找到了原在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工作的同志,从中得悉有关领导及新四军的消息。巫敏大喜,即往南昌三眼井新四军办事处与曾山、黄道、陈大姐等同志会面、团聚,并如实报告了离队原因和施计脱险经过,被安排在新四军南昌办事处、东南分局秘书处工作。后又随曾山等十多位同志到了吉安,被安排到郭潜、邓振询、李坚真、刘符节等同志领导的江西省委工作。不久,被调皖南新四军军部参谋处任职。1939年3月1日,调东南分局工作。1940年12月,“皖南事变”前夕,调苏南区党委和十六旅罗廖地区党委任职。1941年3月,调苏北盐城华中局组织部工作,并被输送到党校学习。1料5年冬,日本投降后,调苏中二地委。1946年初调辽东分局机关。是年冬,国民党进攻安东,巫随队转移,绕道北朝鲜到达哈尔滨,被分配在东北民主联军总卫生部后方医院、野战医院东线卫生部政治处和哈尔滨中国医科大学二分校工作。1948年冬,辽沈战役结束,东北解放,他转业到东北铁路政治部政治学校负责机关政治工作。1952年秋,在铁道部下属大连机车车辆厂任职。1953年4月,受组织委托,撰写革命回忆录,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地撰写在大革命时期兴宁罗浮苏区革命营垒与反动势力所作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实。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抨击了“挨户团”、“还乡团”、“自卫团”、“靖卫团”等反动武装组织在罗浮根据地实施蚕食、骚扰、奸淫、掳掠和指派反革命分子钻进革命组织内部刺探情报、瓦解革命队伍等罪恶活动;以沉痛而敬慕的情怀,热情讴歌革命志士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广大群众支持革命的动人事迹,再现了兴宁大革命时期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
巫敏在红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中经历了20多年的南征北战,置生死于度外,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为革命尽忠尽责,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了新四军南昌办事处文书、新四军军部参谋处技术书记、江西省委秘书、皖南东南局文书科长、苏北华中局组织部秘书、苏北阜东区委书记、苏中地委机关总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分局情报部科长、野战医院政委、党委书记、东线卫生部政治处主任等职。
1958年3月,巫敏被错划为“反党分子”,以反革命罪逮捕入狱,饱受磨难,于1960年2月4日在大连病逝,时年五十有四。
正本清源终有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旅大市纪委向辽宁省纪委呈送“关于撤销对巫敏同志处分决定的请示报告”。1979年9月14日,辽宁省纪委同意旅大市纪委意见,并将有关情况上报中纪委。中央纪委于1979年12月26日批复:同意《关于巫敏同志平反问题的请示报告》,撤销对巫敏同志错误的处理结论和处分决定,恢复其党籍和名誉,予以平反。给予其两个儿子工作安置。1980年5月16日,巫敏生前所在单位派人在其家乡罗浮举行了骨灰安葬仪式,在村对门岭建“老红军巫敏同志之墓”。以彰其绩、慰其灵、扬其德行,激励后人。
(谢朋新、罗康供稿)
孙儒孙儒(1914〜1987),曾用名孙流冰、孙冰,祖籍兴宁径南镇,出生于新加坡,1929年毕业于梅县县立中学,后赴马来西亚任中、小学教师。1936年后,在上海、日本求学,参加“左联”领导的“中国诗歌会”、“留东同学诗歌座谈会”和“留东同学戏剧座谈会”等组织,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期间,在马来西亚任教,写了大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并组织青年深入城乡,宣传抗日救亡;参加“马来西亚华侨各界抗敌后援会”,任执行委员及马六甲委员会主席,积极动员华侨出钱出力,支援祖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40年9月被殖民统治者当局逮捕押解出境回国。同年10月,加入东江抗日游击队。194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宣教股长、科长等职。
1945年12月,孙调香港任《正报广编辑、发行主任,继而任《华商报》经济版和《经济导报》编辑、主编及中共香港工委财经委员等职。在香港工作期间,他
团结工商界,动员爱国工商人士和我东北解放区贸易,支援祖国的解放事业。建国后,调任广东省财经接管委员会金融贸易调査室主任、广东省外贸局办公室主任和副局长等职。在职期间,对组建广东外贸机构和发展外贸业务,对华南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组织重要战略物资,为抗美援朝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1958年,孙儒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后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学术研究》主编等职。1980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后,孙儒担任副院长兼省经济研究所所长。在任期间,与其他同志合编了《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讲话》;编写了《(雇佣劳动与资本)解说》;主编了《美国农业经济概况》、《商品制度与货币交换》等论著和全国第一本关于经济特区问题研究的论文集(前进中的中国经济特区》;在《经济研究》、《学术研究》、《南方经济》等杂志发表了十多篇约10多万字的学术论文,受到经济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有《孙儒经济论文选》行世。1985年,他主持了“卓炯商品经济思想讨论会”(注:卓炯是我国最早提出“中国必须搞商品经济”理论的专家),还创办了《南方经济》杂志。
孙儒是一位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坚持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热爱理论事业,培养出一大批中青年理论专业人才。
1987年6月5日,孙儒因患肺心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3岁。
何坤祥何坤祥(1929〜1991),兴宁宁新镇洋里村人。1952年7月入伍,195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1月起,历任中共兴宁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县长、县政府顾问等职。1956年6月当选为广东省党代会代表,1983年当选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何坤祥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翻身不忘共产党,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有特别亲切的感情。他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尽职尽责,勤勤恳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多次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奖励,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何坤祥在农村基层工作岗位上干了20多年。他不怕苦,不怕累,不图名,不图利,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深受人民群众欢迎,是一位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解放初期,他积极参加农会工作,任小洋一村农会小组长、农会干事、农会主席,动员贫雇农参加农会,组织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清匪反霸和土改试点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他被吸收为土改复査工作队队员,不久任工作组长,先后负责洋里乡、水口区蓝布乡、彭洞乡的土改复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和群众赞誉,荣立一等功。1953年4月至1956年11月,他任洋里小乡乡长、中共刁坊区委委员兼洋里小乡党支部书记,工作更加踏实,事事模范带头。1953年夏和1954年春发生严重旱灾,他面对灾情不气馁,迎难而上,积极发动群众筑坝、打井、挖沟引水,夜以继日抗旱,终于取得了大旱之年农业生产的全面丰收。上级根据他的表现和贡献,先后三次给他记功。他为人谦虚,善于团结干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使全乡各项工作出现了新局面。1956年,洋里乡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该乡的农副产品标本在全国“农展”中展出。他被县评为功臣,并光荣当选为广东省党代表。1956年12月至1975年10月,他先后任中共宁新大乡党委副书记、宁中人民公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宁新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社长、革委会副主任、主任、党委书记等职,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出色地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成绩显著。1963年宁新公社实现粮食亩产超千斤,此后连年稳产高产,成为省、地、县闻名的科学种田先进单位。他被评为兴宁县“劳动模范”、“县农业先进工作者”、“农业先进工作者标兵”。作为公社党委的第一把手,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1970年9月14日,兴宁一连二天遭到11号强台风暴雨的袭击,大岭村及和山河堤两处出现险情。他带病指挥抢险,发动群众防洪护堤,经过3个小时的连续作战,修复了7米长的险段。次日凌晨4时,横湖村宁江河堤出现险情,又是他第一个赶到险段现场指挥,组织群众连续奋战一天一夜,终于化险为夷。
何坤祥从1975年11月起,走上县领导岗位。他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的公仆,坚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疾苦,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实现逐年增产增收,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调査研究,勇于探索,实事求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兴宁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推进兴宁“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艰苦朴素,为政清廉。对子女要求严格,使他们个个自强不息。对老“三同户”、老土改“根子”和革命老前辈关怀备至,每逢节日,必亲自拜访看望。1984年5月后,他虽退居二线,任县政府顾问,但退线不退志,仍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出谋献策,热情地协助新一届县政府班子做好各项工作,在打好“侨牌”,引进侨心、侨资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1991年3月7日,何坤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63岁。
(卢焕平供稿)
石楚石楚(1923〜1994),原名朱引龙,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兴宁福兴新联人,广东省纪委厅级离休干部,1994年4月8日病逝,享年71岁。
朱引龙在兴宁一中读书时,学习刻苦,思想进步,有正义感。1942年7月高中毕业后考入国立中山大学。1944年7月,华中华南地区面临沦陷,日军拼死挣扎企图打通京广线,形势危急。在此形势下,他满怀爱国热情,毅然与进步同学萧俊霖、陈湘安等一起,参加了东江纵队,改名为石楚。在青干班、行政干校学习并工作。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由组织安排,以朱引龙的原名返回中山大学法学院继续读书为掩护,进行中共地下党的学生工作。1946年7月,因形势变化,组织把他召回,随东江纵队北撤,先后在山东东纵后勤处、华东军政大学教导团和渤海军区工作。1949年秋,随两广纵队南下广东,任珠江军分区司令部首长秘书。1950年3月后,任珠江地委秘书处机要秘书、粤中区党委纪委秘书、副科长、科长。1956年2月后,任中共广东省委监察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副处长、处长。1969年3月至1972年12月,在省委花坪“五七”干校学习。1973年至1978年,任广东外语学院党委委员、学院革委会常委。1978年5月以后,任中共广东省纪委处长、副局长纪检员、正厅级常委、省纪委厅级专职委员。1987年10月兼任广东省六届政协常委。1993年9月离休。
石楚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工作严谨,作风正派,为人正直,严于律己,乐于助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忠心耿耿地为党工作。在省纪委任职期间,准确核实要案、重案、难案,勇于负责,深得中央纪委赞许和省纪委的信任。他清正廉洁,爱岗敬业,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离休后仍积极参与领导干部多占住房问题的清理工作,直到病逝。
(谭俊贤、肖霖供稿)
刘小村、刘陶汉、刘仲良、刘丁刘小村(1922〜1995),原名卿云,兴宁龙田镇曲塘村人,曾任中小学教师、中共龙田罗岗支部书记(地下)、首任中共大坪区指导员、区委书记兼区长等职,县(处)级离休干部。
刘陶汉(1922〜1994),原名志祥,兴宁龙田镇曲塘村人,曾任中共新陂(力行)支部书记、兴宁县工委副特派员、兴宁中心区委组织委员、县军管会组织审査员、县委组织部主办干事、中学校长、卫生院长、《兴宁县志》副主编等职,县(处)级离休干部。
刘仲良(1922〜1991),兴宁合水镇双溪村人,曾任中共龙田罗岗支部副书记兼组织委员、兴宁县军管会交通科副科长、首任龙田区人民政府区长、永和区区长、兴宁县公安局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兴宁食品站长。局级离休干部。
刘丁(1924〜1975),原名丙粼,兴宁龙田镇曲塘村人,曾任中共龙田罗岗支部宣传委员、兴宁人民解放军第一团代政治部主任、罗浮区副指导员、首任新陂区副书记(主持工作)等职。
抗战初期,在龙蟠(田)中学读书的刘小村、刘陶汉、刘仲良、刘丁、刘俊文等人,在中共地下党员李巨村(菊生)、罗士彦及进步人士陈菲村、李侃民等老师的引导下,阅读了许多爱国进步书报,结成了志同道合的密友。1940年暑假,刘小村、刘陶汉、刘丁在家乡串连发动了刘绍松、刘碧光(俊其)、刘余文(柏粼)等20多名中小学生,组建了“力行生活社”,连续三个寒暑假在村里开展抗日宣传与募捐活动。
1944年冬,日寇从潮汕向兴梅地区进犯,兴宁人心惶惶,当局下令疏散居民。小村、仲良满怀悲愤,邀集挚友刘陶汉、刘俊文、刘丁,多次密商,作出了“不当亡国奴,筹备武装队伍,上山打游击”的决定。他们分头行动,串连群众,寻找枪支,到北部山区察看地形。后因日寇未进犯兴宁而停止了筹备工作。
不久,陶汉等人各自返校教书、读书,唯有小村失业在家。目睹大片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的现实,小村提出“寻找共产党,组织革命团体,开展革命活动”的主张。他与陶汉、仲良、刘丁、俊文等人多次商议,取得共识,并积极筹备,推举俊文起草建团章程。同年12月,他们在双溪村继述围召开会议,正式成立“新社团”。新社团以“拥护共产党,自愿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为在中国实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宗旨,明确规定了当前的任务、临时机构设置和发展组织的条件与手续等。刘小村被推举为新社团常务局主席,化名彭准,陶汉等4人为常务委员。委托刘仲良刻制了方形印章。翌年,新社团发展了张钦荣(虹)、陈韬(秋虹)、张达权、张嘉伦、李清渊等5名新团员,增补常务委员4人。新社团成员,认真履行团章,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分头寻找共产党组织,渴望早日得到党的领导。
1946年春末,刘陶汉在进行革命串连活动中,被中共兴宁中心支部发现。陶汉向党汇报了新社团的情况,上交了该团的章程正本。党支部将情况转报了中共东江特委。从此,新社团在党的秘密领导下进行工作。是年秋,刘陶汉被吸收为中共党员。由于形势变化,新社团不适宜独立开展活动,1947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宣告解散。嗣后,刘小村、刘仲良、陈韬、刘丁、刘俊文等同志先后加入了共产党。
1948年2月,中共兴宁工委特派员温华,派副特派员刘陶汉主持成立曲塘(龙田)支部,委任刘小村为支部书记、刘仲良为副书记兼组织委员、刘丁为宣传委员兼管武装(翌年2月,增加刘碧光为宣传委员,亦管武装与交通联络工作)。同年5月,县工委决定将罗岗片单线联系的党员黄荫泉、陈衍清迁入曲塘支部,并更名为“龙田罗岗支部”,领导兴宁北部地区及叶塘、附城部分学校和农村的革命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兴宁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刘小村、刘陶汉、刘仲良、刘丁等人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做了大量工作。
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壮大革命力量。1946年春起,他们串连发动张雨泉(艾)、吴伟文、刘余文、彭楚中、黎琼兰、刘济却、黄志坚、罗均才等一批知识青年的同时,小村、陶汉率先发展了建筑工人刘碧光,通过他发展了刘荣祥、刘伍明、刘亚金、刘海泉等一批工农分子和刘庆祥、刘善巨、刘启桃等10多名少年,组织了读书小组、经济互助会。刘仲良、刘丁、陈衍清、黄荫泉等则以此为经验,在各据点,发展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力量。1948年夏天,小村等人组织曲塘村群众,成立了以刘陶汉、刘碧光、刘荣祥为会长的“兄弟会”、“穷人会”,在龙蟠(田)中学成立了以刘善巨为会长的“民主青年联合会”。各个据点亦成立了群众组织。至1949年5月兴宁解放前夕,革命队伍从前期的数十人发展到800多人。
二、积极慎重发展党团员,不断壮大党团组织。共产党员从前期的3名,发展到18名,新工团员发展了71名。
三、搞统战,争据点,发展革命根据地。他们争取团结了一批乡间知名人士、开明绅士和旧政权的中下层官员及乡、保、甲长,依靠群众力量,夺取和控制了20多所中小学和10多个村保的领导权。以此为据点,发展周边农村的革命势力,建立起以龙田的曲塘、双溪、富和,岗背的寺岗,罗岗的潭坑、下岚、溪尾,罗浮的浮中、浮北为中心的连成一片的根据地。他们的活动还扩展到叶南的麻岭、附城的鹅湖。
四、开展反“三征”、反迫害斗争。内战期间,国民党当局加紧进行征兵、征粮、征苛捐杂税,加上水旱灾害频繁,闹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他们发动群众,与争取团结过来的知名人士、保甲长们密切配合,重点清算数名贪污救济物资和侵吞公饷财物的反动保长、地主。与此同时,派人控制基层政权,以顶、挡、避、拖、围等办法抵制“三征”和地租,抵制了一批应征壮丁。
五、组织武装队伍,开展武装斗争。1947年开始,他们集资购买了手枪4支和手榴弹2颗。随后,刘俊文发动其亲属献出白朗林手枪一支、步枪3支;陈衍清动员其家属“借出”长短枪3支。武工队员从前期30多人,至1949年5月底发展到8个队(组)220多人,这支武装队伍,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站岗放哨,护送人员物资到游击区,侦察敌情,打击反动分子,抗击窜扰兴宁的国民党胡、谢军残部,为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关心群众疾苦,秘密开展借粮度荒。1949年春夏之交,许多乡村粮荒情况严重。刘小村等党支部委员,认真贯彻粤赣湘边纵队政治部指示和中心区委的部署,带领群众借粮度荒。小村、仲良负责龙田、合水等地,刘丁等人到北部与陈衍清、黄荫泉一起,组织群众向富户借粮。他们张贴边纵政治部印发的借粮布告,散发传单;组织贫民团、穷人会的成员与为我所用的保甲长和开明人士,向富户商借粮食,发给政治部印发的借据,动员开仓赈济贫民;对少数顽固大户,采取说理强借,对偷运粮食出境、转移暗藏粮食者,将其拦截征收。在短短一段时间里,搞到—批粮食,缓解了数百户贫困农民的燃眉之急。
七、输送张艾、张宇锋、刘余文、许少洪、刘庆祥、张文英等30多名党员、团员和进步青年到游击区参军、参训;筹募军需物资支援前线。
1949年5月中旬,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洁之,兴宁县长陈郁萍等人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共产党领导。兴宁获得解放。中共兴宁中心区委,率先拉出队伍进驻兴宁县城开展工作,等待上级党委派员接收兴宁、建立人民政权。他们在中心区委的授意下,立即在双溪继述围召集陈衍清、黄荫泉、张宏英、吴志鸿、吴涤恒等各据点的一批骨干组成接收队伍,举起红旗开赴曲塘村,并以此为根据地,迅速接收了龙田区公所及两个乡公所。经过数天的宣传群众、打击反动分子、收缴民枪,扩充了区武装力量和4个村的民兵队伍。不久,奉中心区委指示,黄荫泉、陈衍清分别带队接收罗浮、罗岗的旧政权;6月中旬,刘小村奉命率队接收大坪乡公所;刘仲良、刘丁、刘俊文、刘陶汉、刘碧光、李侃民奉命调县参加县城的接收工作。中共兴宁县委、兴宁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后,刘陶汉、刘小村、刘仲良等一批党员,分别被派进县委,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区人民政府担任领导工作。
小村、陶汉、仲良、刘丁等同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各自的岗位上,对党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贡献。在革命的征途中,尽管经历过这样那样的挫折,但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始终执着追求。他们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革命精神与业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与学习。
(刘碧光供稿)
伍晋南伍晋南(1909〜1999),家名宛香,兴宁新圩镇虎洞村大山下人。1926年在兴民中学读书,并加入了共青团。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他在周会上发表了题为《蒋介石原来如此》的演说,揭露蒋的反革命真面目,在师生中震动很大,受到进步教师彭秋帆(训育主任)的赞扬。
1927年9月3日,兴宁农军在蓝胜青、刘光夏领导下举行革命暴动。伍晋南当交通联络员,负责城内外联络。暴动前,他冒着生命危险送出五封重要情报。暴动成功后,他与学生上街张贴标语、布告,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由于敌人增援反攻,农军撤离兴城在湖尾乡成立广东工农讨逆军I2团。他与马少援、赖汉援等10余人,参加了农军宣传队。部队在梅县南口圩与敌人打了一仗,被打散。他在一个村子里躲了2天,因找不上队伍,暂时回到家乡大村小学教书。1928年他在梅南中学找到熊雄光(中共地下党员),经熊介绍加入了共产党,并在梅南小学当教员。同年冬至1929年冬,他先后担任梅县白沙乡党支部书记和梅南区委书记。后调任城区区委书记,组织武工队。不久,担任五华县自卫大队政委。1930年党组织把他调回兴宁工作。那时,兴宁县委已迁至江西寻邬县境内。他化装成商人,找到县委,并要求参加红军。党组织介绍他到李井泉部队,即独立三师当青年科长。1933年,在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师政治部任组织科长。不久,任军工工作部部长。1934年10月,他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在二十八军当组织科长,后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至1940年任挺进军政治部主任。不久在延安参加整风学习。1945年,当选为“七大”代表,出席了党的“七大”。“七大”后,任广东部队政治委员,跟随三五九旅南下。后转到东北,在吉林军区当政治部主任。一年后,先后担任吉北地委书记和安东地委第四书记,负责土改工作。由于执行政策过左(后有纠正),改任模范县县委书记。1949年广东、广西解放,他随军南下到了广东,历任韶关北江地委第一书记、粤中区党委书记等职。1954年秋,调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分管工业、文教。文化大革命期间,挨整遭批,受尽迫害。1982年政策落实后,组织上派他去陕西省任政协副主席,因身体欠佳未赴任。后回广东,居住在广州东山东湖路老干部区宿舍,享受正省级干部待遇。
伍晋南虽长期在外工作,但心系桑梓,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80年代,原籍大村农民缺电照明,大村小学、新圩中学缺乏建校资金,他鼎力支持,热心赞助一笔资金。20世纪80至90年代,他多次回乡,考察母校兴民中学教育教学情况,热情参加各种重要纪念活动,积极为家乡建设事业献计出力。
伍晋南于1984年离休,1999年3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90岁。
(刘雨汀供稿)
罗妙罗妙(1924〜1999),原名罗启茂,笔名野蔓、蔓茵、远休、季平,兴宁刁坊河郑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品学兼优。1941年在兴宁一中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支部书记。1945年考入中华文化学院选修新闻课程。1945年8月至1947年5月任中共梅县学生工作委员会书记兼东山中学支部书记,中共兴宁县特派员。在此期间,他培养和吸收了一批共产党员,输送了一批党的骨干及物资支援闽粤赣边纵梅南游击区,发展壮大了战斗力量。并亲自带领队伍上山打游击。1947年5月至1949年7月历任汕头《光明日报》、梅县中心县委机关报《曙光报》、游击区《梅州人民报》编辑,梅州青年干部训练班教导员,闽粤赣边区《大众报》党支部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兴梅日报》、《兴梅农民报)总编辑,《南方日报》编委常委,《南方日报》农民版第一副主编,《广州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共广州市委委员。1983年12月起任深圳特区报社社长,并兼任全国记协理事、广东省记协副主席、深圳市记协主席、顾问等职。1987年被列为中国新闻界名人,编入《中国新闻年鉴》。1988年晋升为高级编辑。1997年获全国记协颁发的从事五十年新闻工作荣誉证书。1994年3月离休。
罗妙在新闻战线上奋斗了半个世纪。他矢志不移,笔耕不倦,令人敬仰。他在抗日战火纷飞的中学时期就为进步报刊撰写文章,贬责时弊。随后,直接参与地下党报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为配合大军南下,在闽粤赣边区冒着枪林弹雨印报发报,传递党的声音。解放后,他满怀革命豪情,在新闻战线上勇挑重担,艰苦开拓,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了新的贡献。五十年代中期,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生产。他通过深入调査,撰写有关方面的系列报道,推动了广州技术革新活动的深入开展。1956年,他亲自策划组织报道为抢救国家财产光荣牺牲的青年女工向秀丽的英雄事迹,影响遍及全国。六十年代初期,他在担任《南方日报》农民版第一副主编时,深入农村调査研究,协助主编把《农民版》办成了农民喜闻乐见的报纸,发行量曾高达36万份。在担任《广州日报》总编辑期间,他带领编委成员,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搞四化建设”的方针,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多次受到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表扬。1983年底,罗妙同志已临六秩之年,仍雄心勃勃奔赴特区建设第一线,受命担任《深圳特区报》社社长。他坚持改革开放,制定符合特区实际的办报方针,以孺子牛拓荒精神,克服了人员不足和设备简陋等重重困难,建立了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的采编人员队伍,建立了出报的正常秩序。《深圳特区报》所以能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大报,是与罗妙同志这样一批老报人发扬“拓荒牛”精神,艰苦奋斗,拼搏进取,打下坚实的办报基础分不开的。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特区,在深圳新园宾馆接见了罗妙,并与他亲切握手交谈(兴宁市纪念馆有此存照展出)。
罗妙在五十年的报业生涯中,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写了大量的社论、评论,述评、通讯、散文、诗词、回忆录等,其中部分收入《我的记者生涯》、《当代南粤记者》第1卷、《广东青年运动回忆录》、《海韵晨曲》、《宁江诗词》、《深圳诗词》等书刊中,并与人合著《今日深圳》等书,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新闻战线上的优秀共产党员。
罗妙因病于1999年9月30日逝世,享年75岁。
(邹方子供稿)
《兴宁年鉴(2001)》人物传略 唐洪胜唐洪胜(1969〜2000),兴宁市兴城镇人,革命烈士,一等功臣。1991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离城较远的新圩镇机关工作。1992年1月起,历任新圩镇武装干事、武装部副部长、下堡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等职。他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良好品格,从小学到仲恺农学院,多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他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显著成绩。担任专武干部以来,他按照市人武部的要求,苦练内功,认真抓好民兵工作“三落实”,努力开创民兵工作新局面,每次参加上级的集训考试都取得优秀成绩,先后4次在上级军事部门组织的专武干部综合素质考评中获得优秀,4次被评为优秀专武干部。在征兵工作中,他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所送兵员合格率为100%。每年新兵入伍,他都分别给新战士写信,鼓励他们在部队建功立业。1993年以来,新圩和下堡镇输送的50多名新兵,有2人提为军官,4人改转志愿兵、士官,28人立功或被评为优秀士兵。他把农学院学到的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农民群众,使自己挂钩的30多户扶贫户成为当地的种养大户,70多户贫困户靠种养走上了致富之路。他的父母年岁大,妻子是下岗工人,家庭生活不宽裕,但每次赈灾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慷慨解囊,先后捐款3600多元资助困难群众、失学儿童和军烈属。近年来,他帮助8户军烈属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1999年“八一”建军节,他听到镇里有位70多岁的复退军人,身体有病,生活困难,爬山涉水来到老人家中,送上平日省下的200元钱,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先后9次参加抢险救灾,每次都冲锋在前,不畏艰险。2000年2月8日,他在组织带领民兵和群众扑救山火中身先士卒,不幸牺牲,年仅31岁。
唐洪胜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见义勇为、不怕牺牲、勤奋学习、爱岗敬业、淡薄名利、乐于奉献、心系群众、不辱使命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纪念。为弘扬先进和时代精神,梅州电视台、兴宁电视台、《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南方日报》、《梅州日报》报道了唐洪胜的先进事迹。2000年11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军区授予唐洪胜“革命烈士”光荣称号,并追记一等功。2000年I2月22日,梅州市政府、梅州军分区在兴宁影剧院召开了“一等功臣唐洪胜烈士宣传大会”。
张清苑张清苑(1985〜2000),女,龙田职业中学初一(5)班学生。她出生在五华县转水镇青西村,1992年9月至1998年7月在五华转水镇青西小学读书,1998年9月随父母迁来兴宁龙田镇定居。2000年1月2日,她因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年仅15岁。
张清苑品学兼优,在小学读书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在龙田职中,她学习刻苦,受到学校奖励。她为人正派,赋有正义感。她不怕苦和累,班里劳动,抢脏活重活干。她品德高尚,乐于助人。在五华老家,村民朱木泉因重伤而子女失学,她把多年的压岁钱捐给他。在同学们和乡亲们的共同帮助下,朱木泉的子女终于重返校园。她积极参加“支持贫困山区孩子重返学校读
书”的活动,捐出零花钱共96元。她常常在课余帮助因车祸至残的龙田袁婉珍大妈洗衣做饭,打扫卫生。1998年她为灾区捐款30元。
2000年1月2日下午,张清苑从老家五华返回兴宁,途经福兴梅子村乌嶂坑水库时,听一孩童落水呼救,她毅然奋不顾身下水救人。当她抓住小男孩赖文彬的手时,由于水库边沿坝陡且滑,泥土松驰,不幸沉入水中而牺牲。
当地宣传媒体报道了张清苑同学勇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梅州市教育局、共青团梅州市委、梅州市少工委、中共兴宁市委宣传部发出了关于向张清苑同学学习的通知。2000年8月7日,国家民政部批准张清苑为革命烈士。
(李海)
王立王立(1925〜2000)原名王竞祥,广东省兴宁市宁塘镇坪塘村人,著名版画家、国画家、美术评论家。他少年时得到国画家傅思达的引导跨进艺术门槛。凭着《苏联版画集》和《怎样创作木刻》几本书,开始木刻制作。后来他来到当时的抗日大后方、文化人荟萃的广西桂林,在名师黄新波的指导下,第一次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幅木刻肖像创作出来,接着完成了拜伦、罗曼•罗兰、陀思妥也夫斯基等世界文豪的木刻肖像,挂在由郭沫若主持的重庆文委会客厅上。同年,进步木刻团体“中国木刻研究会”吸收王立为会员,那时他才十七岁。1943年后,王立在桂东钟山中学任教期间,创作了木刻《生产者》、《野菜无处寻》、《吃错了树叶》、《久旱》等反映当地农村生活的作品。1946年6月30日,因组画《灾区归来》,他被反动当局逮捕下狱。
新中国成立后,王立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在广州有了一个安定的环境。五十年代,他先后在华南文联、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画报任职,创作了《峡谷初醒》、《建设水电站》、《南海渔村》等当时较有影响的作品。六十年代,他的创作重点转入中国画。
王立笔下的竹,功力深厚,挥洒自如,独具一格,人们都称他为“竹痴”。文化大革命,他愤然写下“旋风逞风狂,只为我搔痒;暴雪何足惧,我自冲天长”的题竹诗,表达了对恶势力的蔑视。
1978年,年过半百的王立担任广东画院秘书长、中国版协理事、广东美协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嘉应书画研究会的副会长。
1989年,王立在画院退居二线任艺术顾问后,在四川卧龙地区,创作了《母子情深》、《熊猫家园》等佳作。亚洲运动会特请王立作大熊猫图,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也收藏他的《竹笛无声》。国宾馆美术科负责人说:“此幅熊猫图为我馆收藏之精品,是国内画熊猫最好最精的……”他的画驰誉国内外画坛,载入了《现代中国画选集》、《当代中国书画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等里程碑式的画册,许多作品被艺术博物馆珍藏。他创作的竹子和熊猫图广为流传,被视为艺术珍品,被美、苏、日等国收藏。
1990年,他在日中交流美术展览中展出的《大熊猫图》,继版画《吉林泉声》后第二次获“横滨市长”奖。接着,他在台湾高雄举办了“王立水墨画首展”,为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做了一项开拓性的工作。
1991年9月,王立获“中国新兴版画运动60周年贡献奖”。广东电视台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先后为王立拍摄了《节节绿叶发新枝》、《王立笔下竹千姿》的专题片。
王立眷恋生他养他的故乡。他创作了《月是故乡明》、《黄遵宪故居》,在许多画的落款自称“嘉应州人”,抒发了自己的乡情亲情。他参与发起成立“清桢版画会”,亲任清桢版画会的名誉会长,多次成功地组织清桢版画赴日本参展。
2000年4月24日,王立在羊城逝世。同年6月30日,兴宁市美术界举行盛大的清桢版画会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缅怀王立的光辉业绩。
(钟钢城、刁伟生)
李又华李又华(1912〜2000),兴宁市宁新镇横新村人。老红军,原省高教局局长、党组书记、省文教办副主任、省政协常委。
1921年春,李又华与李戈伦(解放后兴宁首任县长)一起在兴宁县城读高小,1924年又一起考上县立中学,同窗六载,他俩不但成绩优秀,而且思想进步、志同道合。1925年东征军攻克兴宁前后,他俩积极宣传革命;1927年秋,参加兴宁县城的农民暴动。1929年1月,李又华通过张超曾介绍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被选为团支书。不久,被提为附城区团委领导成员。随后,团区委书记李戈伦调团县委工作,李又华主持团区委工作。他积极发展壮大组织,开展革命斗争活动。1929年10月下旬,朱德率领红四军从福建省永定、武平分别进入大埔北部和梅县东部,25日攻克梅城。为迎接红军,中共兴宁党团组织在巫姑岭碾布房部署接应事宜,布置李又华负责组织力量在城外接应、引路和开展宣传工作。李又华接受任务后,精神极为振奋,在城东片一路都贴上欢迎红军的标语,散发了大量传单,鼓舞了群众,吓坏了国民党县官。后来,红军在梅城受阻撤回江西、福建而未达兴城。国民党军警暗探四出活动,白色恐怖笼罩兴宁。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李又华和张正非在北门外一间理发店执行任务,被预先埋伏在那里的反动军警逮捕,锁上双副脚镣送进监狱。在狱中,李又华、张正非不怕严刑拷打,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出狱后,李又华积极参加“左联”领导的中国诗坛“中国诗歌会”活动,用笔名写了不少革命诗歌。1934年,李又华在小学教书,与从上海回到兴宁的李戈伦、廖立民一起秘密学习马列主义书籍,寻找革命真理。1935年,戈伦和立民去香港寻找地下党组织,李又华到虎门要塞小学一边教书,一边寻找党组织。他们互相鼓励,互通信息。1937年春李又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他在广东省花县、河南省陇海铁路沿线宣传抗日并参加对日作战。1938年6月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学习和工作,历任教员、秘书、区队长、科长等职。1949年8月从北京随解放军南下工作团到达广州。建国后,协助叶剑英同志组建南方大学,历任教务处长、副主任、校团委书记等职。后被派到韶关、海南岛搞土改,任海南文昌县委书记、海南土改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52年10月后,先后在中共华南分局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教部、省高教局任副处长、处长、副书记、副局长、党组书记、局长等职。投身革命七十多年来,他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对工作兢兢业业。他长期在省高教战线担任领导职务,作风扎实,平易近人,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发展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较大贡献。他非常关心家乡高等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1965年夏,他在佛山市主持召开全省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午休时特来找我,特别嘱咐:“我们兴宁是文化之乡,素来重视文化教育,今后要多出些外贸人才。省里创办了外语学院,今年开始招生,兴宁高三外语成绩优秀的名册列一份给我,以便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李又华在担负繁重的领导工作期间,单独或与人合作撰写、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社会发展概说》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书籍十多部计100多万字,诗歌近百首。
李又华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忠诚卫士,是省理论界、教育界享有盛名的革命老前辈。2000年9月19日,李又华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
(卢焕平)曾问吾曾问吾(1900〜1979)字学之,兴宁市黄槐人。他幼年刻苦好学,1918年小学毕业后,在乡村私塾补习数年,喜爱文学、历史。1924年在兴宁县立中学就读,1928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南京中央大学。1931年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任科长,不久调参谋部边务研究所工作。他利用从事边务工作之机,研读西域史籍,搜集积累有关资料,学习维吾尔文,常与新疆旅京人士交游,多方了解西域情况,花了四年多工夫,编写出版了《中国经营西域史》。该书60多万字,是一部中国经营西域的经验总汇,是全面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的重要典籍,曾获较高的评价。新疆维吾尔区地方志总编室把它作为一部历史文献保存了下来。
1937年抗战爆发,曾问吾携眷南返家乡。不久,应兴宁县立一中之聘,任文史教师。1939年秋,香港南华学院迁来梅县设校,他出任教务长。1941年秋,他离开学院,复出政界。第二年(1942),调升国防部二厅五处边务研究室主任(少将军衔),主持西部边疆国防建设研究工作。曾问吾在国防部任职期间,日本侵略者已盘踞了我国东部半壁河山,作为中国西部国际通道的新疆益显其战略地位之重要。为了适应形势要求,他决心到新疆工作,报效祖国。1944年秋,他参加中央政府举办的县长考试,在三百名投考人中考取第七名而获选。是年冬,根据他的志愿被委派为东疆的一个大县——吐鲁番任县长。在赴任途中他豪情满怀,吟诗道:
万里平沙舒眼底,浩然正气荡胸间。
岭南十载天山梦,此日凌云度玉关。
他在吐鲁番做了很多实事和好事,最为群众津津乐道的是兴修水利,修建了大量的坎儿井。在他即将离任时,当地百姓特在城郊一个最大的坎儿井旁修建了一座曾问吾知县纪念亭,为他竖碑纪功。
1946年8月,曾问吾奉命调回陕西任省府视察室主任。因不愿卷入险恶的政治旋涡,遂于1947年6月辞职回乡。适逢家乡筹办龙光中学(今黄陂中学),他极力协助,被推举为第一任校长。在职数年,他苦心经营,把一个初创中学办得颇有声色,得到各阶层人士的赞许。
建国后他练就了一门精湛的中医和针灸术,抱着救死扶伤的态度,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治病。为了总结二十多年从事针疗的经验,他白天为人治病,晚上坚持著述,写出一部35万字的《新编针灸手册》(此书稿未出版)。曾问吾在家从事医疗工作的最后几年,积劳成疾,于1979年5月4日病逝,享年79岁。
(曾隐香)
《兴宁年鉴(2002)》人物传略 王立朝王立朝(1922〜2001),曾用名李白清、王秋华、林辉、王平英,梅县松源镇满田村人,湖南省军区原副政委,1983年8月离休。1949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一支队副政委,亲率部队直属二团和四团接管兴宁县城,为建立兴宁革命政权作出了较大贡献。
1936年,14岁的王立朝积极参加松源镇抗日救亡运动,加入了抗日义勇军。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党支部书记、松源区委组织部长、梅县中心县委秘书、梅蕉武边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妇女部长。1939年冬调闽西永定县委工作。1942年6月,中共南方工委组织部长郭潜叛变,“南委”被破坏,南委书记方方在转移途中,在福建省峰市高寨背被土匪误以富商绑架。王立朝、张春汉等机智勇敢与土匪谈判,将方方赎出并转移到安全地带,为保护党的重要领导干部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他经组织批准转入地下隐蔽工作,在河源当教师,在乳源当税课员,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得到中共粤赣中心县委的肯定。1945年春,兴梅地区党组织恢复后,组建韩江纵队。王立朝历任第五、第一支队政委,兼任梅蕉武埔县工委书记、闽粤赣中心县委委员、梅蕉杭武县委书记、梅埔地委委员等职,在八乡地区和梅蕉杭武地区多次指挥有影响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王立朝历任兴梅地委特务队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东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粤东地委常委、闽粤赣边纵队第一支队副政委兼代司令员、广东军区兴梅军分区副政委等职。他领导粤东支队经过大埔县大麻出击、三乡歼敌、攻占蕉岭县城,1948年福建武平县岗背战斗、广东丰顺县马头山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六路“围剿”,解放了杭武蕉梅地区,建立了梅州地区第一个民主政权。他英勇善战,努力争取国民党保安十一团和独立第一营武装起义,为解放兴梅地区作出了较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立朝历任华南军区兴梅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兴梅地委委员、粤东军区武装部副部长、粤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军法处长、武汉市公安总队政治部主任兼军法处长、武汉军区干部轮训大队政委、党委书记、广东省兵役局副局长、广州军区司令部动员部副部长、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湖南省军区副政委、顾问等职。1965年被派驻坦桑尼亚,任军事专家组长。1966年国防部指派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参加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桑给巴尔庆祝革命一周年纪念活动。他在非洲工作两年,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湖南任职期间,他坚持深入基层,调査研究,走遍湖南所有县市,积极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民兵预备役工作。离休后,他保持旺盛的热情,关心国家大事和军队建设,积极参加编写《广东人民武装斗争史》、《闽粤赣边纵队史》、《闽粤赣边区党史》,撰写了大量的革命斗争回忆文章。他热心革命老区建设,先后担任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二届副理事长、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副会长和兴梅分会前三届会长,积极为老区筹款建校、铺筑公路,并将自己多年收藏的图书送给老区学校。
1996年,他被广州市评为优秀广州老人。
(卢焕平)
马添荣马添荣(1912〜2000),兴宁市福兴镇新联村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兴宁解放后,任中共兴宁县委常委、首届县人民民主政府副县长。1983年在省司法厅办离休,是厅级离休干部。
马老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只读过四年小学和一年私塾。由于天资聪颖,坚持刻苦自学,16岁时,被村办小学马少虎先生聘为助理教员。自此,他在小学、中学任教13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义愤填膺,带头发动组织福塘区14间小学师生到各乡村宣传抗日救亡。1937年,他参加了以革命青年廖立民、李戈伦、罗亚辉为骨干的“新运剧社”,深入城乡演出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各种剧目。1938年下期,他辞去湖乡小学教职,参加“乡村服务团”,全力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后来,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他被党组织安排在河郑乡庆平小学任教。在共产党员罗宝崇等人带领下,他一面教书,一面积极参加河郑乡的“抗敌后援会、“南乡联庄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1月,他由邓国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2月,任兴宁青抗会工作团团长。此后,他先后在梅县梅南中学、星聚中学、福建永定县侨育中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艰苦的革命活动。1943年春,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追捕而离开侨育中学,到江西省泰和马家洲隐蔽,与一位朋友租地种花生,后到华侨垦殖场马家洲分场做工。那时,他目睹广东难民受欺压,其子女无法就读当地小学,便自任教员,借用当地一个祠堂,办起了广东移民小学。这个时期,马添荣虽与党失去了联系,但与疏散出来的地下党员李国瑶(曾任梅县地区专署专员)、李国璧(李丹)、陈鞅等结成好友,经常秘密聚会,分析抗日形势。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那天,马老回到梅县湖塘,经过组织审査,恢复了党组织关系,并先后被安排在党的据点——湖塘小学和始基小学教书,继续开展地下党的工作。1946年春,任中共梅县附城区委宣传委员。是年7月,马添荣与中共党员李慧君新婚不久,按照党的指示,扮成小贩,到粤赣边山区调査民情及地形情况,为开辟游击根据地作准备。他每天挑着货郎担,爬山越岭,走村串户,仅用半年时间,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47年,他到梅蕉平边游击区打游击,化名李中,是三支队负责人之一。1948年2月,任梅北地区区委书记兼武工队指导员。同年冬,调任中共蕉岭县工委宣传部长。1949年6月,任中共兴宁县委常委、兴宁县人民民主政府副县长、军管会公安科长、县府公安局长、兴宁人民法院院长。在任期间,忠于职守,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带领干部群众顺利地完成了土改、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公路、开挖岳桥湖和东沟等各项工作任务,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1951年11月至1953年2月,组织派他到北京中央政治法律干校学习。回来后,历任广东省政府政法委员会政策研究科科长、省司法厅科长、整风办公室主任等职。1958年3月,被错划为“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的冤案得到平反,恢复了名誉。1980年,他在省律师协会担任对外经济律师事务所律师、特邀律师,连任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1983年3月离休后,仍担任五家企事业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以法律为准绳,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6385万元。1981年至1996年,他义务为群众2816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973年至1996年,他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3812宗。他生活俭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92年至1997年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8000多元,3次为灾区群众捐赠衣物,还与爱人李慧君一起为省老干、老年羽毛球队筹集经费7万多元,为兴建兴宁历史纪念馆筹款7000元。他一生酷爱创作和说唱山歌,1939年出版了《抗日歌谣》,以山歌形式宣传抗日救亡;1955年以后,以山歌形式写日记,写下了一万多首山歌;1992年兴宁县委党史研究室出版了马添荣诗歌选集《山间笛歌》。马添荣一生爱好广泛,86岁还担任劲松羽毛球队副队长、名誉队长。擅长书法,多次参加书法展览,并多次获奖。他表现出色,1989年受到省委老干部局通报表扬,1991年、1992年被省直机关、省司法厅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3年荣获中央司法部“一级金星荣誉”奖章。
(卢焕平)
《兴宁年鉴(2003)》人物传略 石伟文石伟文(1970-2002),兴宁市黄陂镇陶古村人。1992年8月广东司法学校毕业后,一直在离城40多公里的黄陂法庭工作。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市人民法院审判员,黄陂法庭的业务骨干。2002年11月27日,他因患肝癌不幸逝世,年仅32岁。
石伟文是一位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法官。两年前法院组织体检时,他就得知自己得了肝炎,可是因审判任务重而一直带病坚持工作。他对土作认真负责,所办案件700多宗,没有一宗错案。他作风踏实,执法为民。从发病到逝世的14天时间里,还念念不忘工作。11月13日上午,他带病率两名书记员和摄影师去岗背镇,对一宗土地纠纷案进行现场拍照。14曰,他虽在黄陂镇卫生院打吊针,但心里还想着办案工作,吩咐法庭的两位书记员驱车10多公里去坪洋镇对一宗相邻纠纷案进行现场勘验,并不厌其烦地用手机解答办案中的各种问题。晚上,他又与同事联系办案情况,准备明天发一份执行通知书给被执行人。15日,他病重转入梅州市人民医院。他对妻子说手头还有一大堆案件未办完,内心不安。19日,法院政工科长代表院领导去看望他时,他说:“年底清案工作任务繁重,我要争取早日出院”。21日,他内疚地向前来看望他的同事说:“我病了连累了大家,没有把手中的案子办好,有劳大家了。”他告诉庭长,哪些当事人有何特点,哪些案子调解得差不多,可以结案了……25日,石伟文同志在弥留之际对庭长说,自己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没有把手头的工作做完,走得不安心。当晚,他处于昏迷状态,27日与世长辞。
石伟文勤政廉洁,清贫为官。他自己工资不高,妻子是村里临时的计育专干,夫妻俩月收入还不足1000元。一家六口,父亲是老病号,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但他从不利用手中的审判权谋取个人私利。他在诗中写道:“薪薄毋敢法外情。”
石伟文除了尽心尽责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善于发挥所长,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弘扬先进文化。他看到“六合彩”赌博活动给当地群众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危害,于是创作了五句板《劝戒“六合彩”赌博歌》,经传唱后,黄陂镇妇孺皆晓,不少人悬崖勒马……几年来,石伟文与黄陂镇群众艺术团体——国乐社的同志一道,送戏下乡,演出数百场,认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受干部群众的好评。他心系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是陶古、陶塘两村老人协会一-长寿乐园的负责人之一。
石伟文同志去世后,市法院全体干警含泪向他告别,当地300多名群众以最高的礼节自发地为这位“人民的好法官”送行。
200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王华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国聚、省高院院长吕伯涛等领导都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石伟文同志的先进事迹;最高人民法院追授石伟文为“全国模范法官”;省委召开了隆重的追授大会,授予他“人民好法官”称号;省高院为他追记一等功;梅州市委、市政府追授他“人民的好公仆”称号;梅州中院、兴宁市委、市政府均举行专场事迹报告会;最高人民法院、省高院、梅州市政法委、梅州中院、兴宁市委、兴宁法院都分别作出决定,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石伟文同志学习。
(邱万波)
王政王政(1928-2002),河北省丰南县六区王家岭坨村人。1945年1月参加革命,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参加战斗数十次,负伤3次,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后,历任普宁县委书记处书记、普宁县县长、兴宁县委副书记兼县纪委书记、兴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1982年10月离休,享受厅级待遇。
王老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逝,靠哥哥王清(中共党员)扶持生活,只读过3年小学。他15岁参加八路军,在滦县抗击日本鬼子包围,立过战功。抗日战争胜利后,从1945年8月至1951年5月,先后在县府警卫班、军区特务团5连、冀东13旅14团9连、31团9连、东北9纵26师76团3营、46军137师409团8连、137师炮工连、运输连当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在部队里,他严格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勇敢善战,1945年立功1次,1946年荣获特等机枪射手奖。1951年6月,转业到普宁五区,任土改分队长。1951年9月至1953年5月,先后任中共普宁县六区区政委委员兼土改分队长、中共六区区委书记,成绩显著,荣立小功两次。1953年4月至1955年4月,任中共普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5月至1957年5月,组织安排他到省第三干部文化学校学文化。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为以后搞好工作打下了文化基础。1957年6月,任中共普宁县委书记处书记。1960年10月,任普宁县人民委员会县长。1964年9月,调任兴宁县宁中公社党委副书记,列席兴宁县委常委会议。1966年5月至1972年10月,先后任兴宁县经委主任、县农械厂党支部书记、革委主任。1972年11月至1978年10月,先后任兴宁县革命委员会生产组副组长、兴宁县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1978年11月,任兴宁县委副书记。1981年1月,在兴宁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政同志在五十七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群众,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实事求是,作风民主,待人真诚,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勤奋工作,生活俭朴,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受广大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卢焕平)
陈卓坤陈卓坤(1908-2002),又名陈焯文堃、陈广,别名李福如、伯昂,兴宁市和山两口塘村人。他是鲁迅先生培养的我国第一代木刻青年,木刻运动初期的积极宣传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当代成就卓著的中国画家。
他家境贫寒,7岁入私塾,能熟背“千家诗”。10岁学写字、习画,得到艺术熏陶。13岁就读县城义正小学,擅长图画,能为父亲画像,今存。15岁就读兴民中学。后考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勤学素描、速写,技法大进。林风眠院长盛赞“陈卓坤将会不得了加上了不得的。”在校期间,1929年1月,他与陈铁耕、顾洪干、李可染等发起组织“西湖一八艺社”,在杭州、宁波举办作品展,得到蔡元培先生的大力支持。每次,他都有多幅作品参展。1930年,他加入共青团,受左翼文艺思想影响,与陈铁耕、顾洪干等发起改组“西湖一八艺社”,另立“一八艺社”。是年5月22日,陈卓坤到上海北川路鲁迅家,请鲁迅先生写《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是年秋,他由于参加了左翼美术活动,被学校开除。随后,他与顾洪干等奔赴上海参加“左联”,发起组织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吸收江丰、黄山定等人参加,并与夏衍等人筹备成立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积极参加新兴木刻运动,加入我国第一个木刻团体——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木刻部。是年8月17日至22日,他与陈铁耕、黄山定、郑启凡、钟步青(以上均是兴宁人)等13人参加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班"。在“木刻班”课堂上,陈卓坤刻出了中国第一幅鲁迅木刻像。结业时,木刻班全体学员与鲁迅一起合影留念(照片见《鲁迅全集》第4卷)。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和木刻部毁于战火。陈卓坤与江丰、艾青等人发起组织春地美术研究所。7月,江丰、艾青被捕,卓坤因去公园开会脱险。后来他与倪焕之、顾洪干成立“野风画会”,听鲁迅先生演讲。1932年底,野风画会被破坏后,陈卓坤离开了木刻界,转入党的地下工作,任上海沪东区委书记,自画自印马克思像,秘密发行。1933年秋,在沪东被捕。1937年出狱后,投奔解放区。解放战争时期,他随军转战南北,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1949年4月,上海解放,老友江丰等人特邀他参加上海美协成立大会。尔后,他随军南下,历任东江军分区后勤处副政委、紫金县武装部长等职。1954年转业到地方,任金山中学副校长,后到汕头市文化局工作,重拾画笔,第一幅作品《荷鸭》在《文汇报》刊登。此后,作画不辍。1959年,调入广州美术学院任教,与“西湖一八艺社”的老同学胡一川院长共事。在“文化大革命”中,陈卓坤受到冲击。粉碎“四人帮”后,他一直热衷于美术教育事业,并多年从事国画创作。广东美术馆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出版了当代艺术家丛书《陈卓坤•苍凉的天真》。他的中国画以花鸟为主,兼及人物、山水,受海派任伯年、赵之谦、吴昌硕以及齐白石、潘天寿等影响较深,但能自创新意。他的画,行笔劲挺,真率纵逸,豪迈狂放,有明显的运动感和跳跃感,充满着勃勃生机,具有“急似风,烈如火,重是铁,响如雷”的刚劲本色。
(卢焕平)
张宏英张宏英,女(1930-2002),兴宁市宁中镇鹅湖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秋加入兴宁地方工作团,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兴宁县妇联主任,离休干部。
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组织领导下,她积极投身解放兴宁的革命斗争。串联发动张文英、张淑香、温斯等7位女同学,参加“要和平、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反迫害、反‘三征’”的斗争,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协同灌新小学党员教师,深入村屋,分点举办妇女识字班,宣传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筹募钱物支援游击队。跟随部队辗转于大坪、龙田、叶塘山丘地区,建立农会,收缴民枪,武装民兵,抗击窜扰兴梅的国民党胡连兵团和谢海筹残部。建国初期,她历任大坪区(后改为第四区、大南区)政工队副队长,区妇联主席,区委委员,土改复査、査田定产工作队村、乡组长。1952年春,土改整队时,她的爱人受到莫须有的集训隔离审査(后安然无事,官复原职),区委新领导人责令她要与其爱人“划清界线、脱离恋爱关系”,她婉言拒绝而受到处分。她受此委屈无怨无悔,不计得失,努力工作。1953年7月后,历任兴宁县供销合作总社生产科科员、干部科副科长,煤建公司秘书,化工批发部主任。1954年下半年,她带着刚出生不满百天的孩子参加省在中山县举办的合作干部学习班。翌年春,她带着孩子参加龙田、新陂区手工业合作化试点工作。1958年,出席“广东省财贸战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表彰大会”,荣获“广东省财贸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1959年12月,任合水公社党委委员、团委书记。1962年2月,任兴宁县妇联秘书。文革期间,她下放“五•七”干校劳动,抽调参加斗批改运动,任大队工作组长。1966年6月27日,高小毕业的长子不幸溺水身亡。正在坜陂公社蹲点举办毛主席著作学习班的她和在梅县搞“四清”运动的丈夫连夜赶回家,在短时间内处理好后事,又强忍悲痛匆匆赶回各自的工作岗位。1972年2月,任县商业局政工干部。1973年3月,任县妇联秘书。1975年至I%4年8月任县妇联副主任、主任,兼任兴宁县七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兴宁县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期间,她善于依靠组织,发动各行业妇女,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一系列的创先争优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兴宁的两个文明建设。1976年,兴宁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一些地区出现拐卖妇女儿童现象。在县委书记亲自率领下,她会同公安、法院等部门20多位干部翻山越岭,走遍赣南、闽西南,历时3个多月,侦捕人犯23人,解救被拐卖妇女41人、儿童18人。1983年,兴宁某地出现强奸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现象。她带领有关部门人员,会同当地干部,深入重点地区调查研究,历时30多天,侦破强奸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的大案一宗,抓获罪犯33人,摧毁窝点11个。80年代初,随着体制变革,托儿所幼儿园频临散伙。她根据上级妇联、教育等部门的指示精神,认真总结有关方面的经验,大胆提出巩固提高公办、动员厂矿企业自办、开放民办的办托幼设想,得到县委的充分肯定。她还大力发动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办起爱兴幼儿园,使兴宁的托幼事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84年9月,她退居二线后,仍以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带病主动承担编修《兴宁妇女志》的重任。1989年2月离休,2002年12月30日因病抢救无效而辞世。
她一生清廉,勤劳俭朴,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近10年来,她为修建学校、道路、救灾扶贫捐资6000多元。她工作勤奋、作风扎实、实绩卓越,先后被全国妇联和省、地、县各级党政群团领导机关表彰奖励21次。1958年受到县总社、汕头专署和省人民委员会表彰,荣获“财贸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1979年至1987年六次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先进妇女干部”、“先进妇女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中华全国妇联向她颁发了“长期从事妇女工作,为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的荣誉证书。
(刘碧光市妇联)
《兴宁年鉴(2004)》人物传略 陈斐琴陈斐琴(1911〜2003),兴宁市石马镇人。海军政治部原文化部长。1982年8月起享受副军职待遇。他于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1日参加梅县暴动,并加入工农革命军。同年7月,受中共梅县部委派遣到兴宁永和湖尾乡找潘英等了解组织武装暴动的准备情况,并传达部委的指示精神。武装暴动失败后,他北上江西参加红军。1929年就读上海艺术大学。1932年初,东渡日本留学,参与左联东京分盟文艺刊物《东流》的编辑工作。1937年冬进入延安。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投身抗日战争。194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豫边区游击部队唐天际司令部工作员、八路军晋南前方政治敌工部干事、敌工队队长、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原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第二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陈斐琴同志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火考验。他在百团大战和反扫荡作战中负责收容日军战俘,在上党战役中担任俘虏收容所所长,在淮海战役中担负前方对敌宣传工作,较好地执行了我军的俘虏政策,有效地瓦解了敌军,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为取得战役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斐琴同志参加革命后,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和统一战线工作。他在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工作期间,担任(新华日报》的特聘通讯员,负责编辑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敌伪研究》杂志。全国解放后,历任《第二野战军战史》编辑室成员,第二野战军战史修订领导小组副组长,西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文化部长,总政治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海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等职。1956年10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57年10月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陈斐琴同志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决拥护并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在担任海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期间,积极贯彻文艺工作的“双百方针”,坚持“两为方向”,经常带领文化服务队上高山、下海岛,为搞好部队文艺建设、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作出了较大贡献。
1979年12月离职休养后,他一如既往地关心部队建设和发展,继续发挥余热,笔耕不辍,先后组织编写了《刘伯承元帅大军指挥手记》、《刘伯承军事生涯》、《刘邓大军征战记》、《邓小平二十八年间》等36部共上千万字的史料和传记书籍。1991年7月1日,他被中组部评为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陈斐琴同志心胸开阔,品德高尚,热爱军队,敬业奉献,为人谦虚,廉洁自律,平易近人。他非常关心家乡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非常熟悉客家山歌和儿歌,并嘱要尽力挖掘和发展。他为编写《中共兴宁地方史》一书,提供了不少珍贵史料。在晚年患病卧床的13年间,他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始终保持共产党员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刘雨汀)
《兴宁年鉴(2005)》人物传略 邓逸凡邓逸凡(1912〜2004),学名国雄。兴宁市水口镇小峰村人。1926年在水口八堡小学毕业。1927年春考入兴民中学,同年秋参加进步学生组织《青年改造社》,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在家乡宣传、组织农民抗租抗税,积极协助刘光夏领导的赤卫军张贴标语和布告,散发传单及传递信件。1928年春被反动当局通缉追捕,无法继续上学。从此,离开家乡,先后到汕头、潮州藤箱手艺厂和刻印店当学徒、店员。后因在工人中宣传反抗老板剥削工人,被开除。1930年赴江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4月在江西会昌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10月,他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纵队第一支部任党委秘书。1931年11月任第十师政治部秘书、宣传干事和政治指导员等职。1936年5月调任第一方面军第一团政治部、组织部调査统计科科长及组织科长。这一时期,他参加了中央红军攻打江西清江、湖南长沙、江西吉安等战役以及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接着,参加了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陕北直罗镇战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他出任第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团长。1938年5月任一—五师教导大队教育处长,1939年2月改任该师三四四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同年10月任旅教导营政治委员。1940年5月任三四四旅政治部副主任,同年7月任八路军第五纵队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月调任华中八路军及新四军总指挥部后方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任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晋东南、冀鲁豫地区的多次反日寇围剿战役。以后,参加了南下华中东进苏北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和粉碎华中地区日伪的“扫荡”、“清乡”及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斗争。
I946年1月,邓逸凡同志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1948年3月兼任苏北兵团政治部副主任。1949年3月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同年10月调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三总队政治委员。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山东峰县、安徽宿北来龙庵、朝阳集、人和圩、鲁南、莱芜、南麻、临朐、诸城、胶河、苏北、益林、淮海、渡江等大小战役,进军杭州、金华、丽水、温州等地。
1950年7月,他奉命出任越南军事顾问团副团长兼越南人民军总政治部顾问组组长。回国后,1955年9月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教育长、副院长。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八一勋章。1967年至1969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然屡遭关押、批斗和迫害,但他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事业最终必然胜利的信念,在各种风浪中不迷失方向,坚决服从党组织的调动,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1969年12月任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75年7月调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88年8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荣获越南二级军功勋章。
邓逸凡将军从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日起,60多年都在人民军队中学习、生活、工作和战斗,但他经常关心家乡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1977年,他慷慨解囊捐赠2辆大汽车(约值40万元)给水口区政府,支持家乡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兴民中学重修兴宁学宫、重建文峰书院,他的题词是:“把教育事业放在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1989年12月6日,年近八十的他回来兴宁参观学宫,向母校师生作了一个多小时的报告,讲述兴民中学校史,勉励师生勤教勤学,继往开来。兴民中学师生深受鼓舞。
2004年9月3日,邓逸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曾庆红、俞正声、郭伯雄、曹刚川、刘华清、徐才厚、刘延东、彭冲、迟浩田、张万年、张震、洪学智、叶选平等和兴宁市党政领导都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邓逸凡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其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刘雨汀)
《兴宁年鉴(2006)》人物传略 袁海云袁海云(1928〜2005),兴宁市罗岗镇蕉坑村人。原中共兴宁县委书记、县委顾问。
袁海云出生于山区贫苦农民家庭,只念过几年小学,少年时就从事耕田种地,挑盐担往江西。1948年,年仅20岁就当了农会代表。解放初期,他积极协助工作队开展减租减息、清匪反霸和土改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好,经组织考察,于1952年初正式吸收入伍,担任本乡文书,参加土改复査。期间他工作深入细致,扎根串连,访贫问苦,开创了土改复査新局面,被上级记功,受到物质奖励。1953年3月,他由刘洪贵、黄希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调任罗岗区政府统计干事。1954年6月提任区政府副区长,次年2月提任区长。任职期间,他带领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产,努力办好农业合作社和手工业联社,使罗岗的农业、工业、手工业生产不断发展,先后开办了铁器社、木器社、酒厂、铸造厂、煤矿、石灰厂、砖瓦厂等厂矿49个,产品质量好、销路畅。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较大改善。1958年后,他历任县农林水利部副部长、农业局副局长,并被保送到华南农学院干部进修班深造。在校学习的两年时间里,他刻苦学习,取得优良成绩,被评为优秀学员,受到表扬奖励。
1961年6月,袁海云被组织派往新成立的宁新人民公社任党委书记。当时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宁新地处附城,人多地少,不少人生活困难,部分人挨饿患水
肿病。面对困难,他想群众所想,发动群众,自力更生,采取生产自救办法解决群众挨饿问题。一方面依托公社农科站培训农民科研队伍,大力推广科学用水,合理排灌;精选良种,提纯复壮;改良土壤,以田养田;合理密植,间种套种等一整套科学种田的方法,先后引进300多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推广良种32个。他驻点东风大队,发动群众把1500多块大小不高低不平的田丘,平整成田平如镜、田埂笔直、大块连片、丘丘通沟、沟沟相通、排灌分家的方格田园,为夺取粮食高产创造了良好条件。1962年,该大队水稻亩产全社最高;1963年,平均亩产超千斤。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按照东风大队做法,他带领公社各级班子,在全社范围大抓水利化、田园化建设,开了1300多条排灌沟,基本实现田园方格化,使水稻连续多年稳产高产。宁新公社成为全省闻名的水稻高产之乡,引来许多人前来参观学习,受到省委书记陶铸的称赞。另方面,认真搞好多种经营,努力发展工副业生产。他认为人多地少是劣势,但通过广开门路,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是可以转化为优势的。为此,他以农民有传统的纺织工艺技术为条件,大力发展社队纺织业;以能工巧匠多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草席、农机、纸扇等多种经营14宗,办起一批社、队、联队厂场,解决近5000个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工业反哺农业,把厂场利润下拨给生产队,支援农业生产,使农业和工副业全面协调发展。
1968年11月至1973年6月,袁海云任罗浮公社党委书记兼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该公社地处边陲,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当时又是“文革”动乱时期,社会不安定因素较多。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团结带领班子成员,正确引导群众,坚决抵制歪风,使罗浮成为全县唯一比较稳定、没有出现乱打乱杀之风的公社。他通过深入调研,利用罗浮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着力写好“山、水、田、林、路”文章。一是宣传贯彻《森林法》,封山育林,制止乱砍滥伐,保住木材、苗竹、松香生产基地,保证兴宁松香厂正常生产。二是通过近两年的艰苦奋斗,建成水圳全长5000米,水头高40米,装机两台320千瓦的甜鱼礤水电站。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搞一坑三沟,推广良种和科学种田,使农业稳产高产。1971年,建成中坑、练优铜罗村、周帮、 塘、礤王、石蕉、罗栋、浮塘等8个小型水库。四是巩固发展社队联办的南山、中村里、信东等林场。五是抓好西向公路建设,开通罗浮圩镇到塘社、勤光、浮塘村公路。经过辛勤努力,罗浮公社的农业、副业、社队企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当时,县革委主任李振华对罗浮的工作大为赞赏,说袁书记工作作风踏实,干劲大,带领罗浮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实事。
1973年6月后,袁海云调任县革委农林水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78年12月任县委常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80年10月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1982年12月任县委书记;1984年6月起,任县委顾问;1989年2月退休。
在县委领导岗位上,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敢于坚持真理,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深入实际,调査研究,准确把握工作重点;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坚持带领县委、县府一班人深入基层,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各项工作绩效显著,为兴宁的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他在长达57年的革命工作生涯中,历任村、镇、县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无论在繁重的工作面前,还是身处逆境都始终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政治觉悟高,敏感性强,善于谋划,有较强的判断决策能力;他坚持民主集中制,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善于团结同志,调动和发挥各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与干群关系融洽,在干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他勇挑重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图虚名,深入调研,勇于探索,严谨细致,雷厉风行;他顾全大局,严于律己,淡泊明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严格要求身边工作人员,经常告诫子女诚实做人,干净干事。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为兴宁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将永留史册!他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卢焕平)
《兴宁年鉴(2007)》人物传略 黎昔非黎昔非(1902〜1970),兴宁市罗岗镇甘村人。幼小时先后在大坪培桂斋私塾、罗岗霞岚村祥和补习馆学习。1922年春,在省立梅州中学读书。1926年7月,考入上海私立持志大学文史系。1929年春,转学到中国公学大学部三年级就读,直至毕业。1931年春,考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在胡适及其他老师指导下钻研学问。
1932年4月,在胡适推荐和吴晗斡旋下,他暂停国学所的研究工作,出掌《独立评论》杂志,于5月出版创刊号。9月,与丁白清、陈菲村等人在上海组织成立文艺社,创办文艺刊物《昙花》半月刊,担任主编。1936年《独立评论》遭国民党当局查封,1937年4月复刊。7月7日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他坚守岗位,继续出版《独立评论》第243期和244期(最后一期)。《昙花》也于4月1日出版第7期后停刊。1937年夏,他被北大研究院聘请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因“七•七”事变爆发,学术研究再一次中断。
1937年7月下旬,他离开学习工作了7年的古都北平,取道天津南归故乡,献身于家乡的教育事业。1938年2月至1944年11月,先后在兴宁一中、兴宁二中、龙田中学任教。1945年间,经闻一多先生介绍,到昆明中国医药研究所史地部任助理研究员,编写了约5万字的《本草纲目之本产地考释》。昆明回来后,先后在兴宁二中、宁中中学、兴宁一中任教,直至逝世。
他1959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先后当选兴宁县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1960年、1963年当选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还担任县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委员,第二、四届常委。1960年,光荣出席广东省第一届优秀教师代表会。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残酷迫害。1979年平反昭雪。
他高风亮节,学识渊博,献身教育,桃李满园。崇高的品德和渊博的学识,深深地影响和教育了他的后一代。其长子黎导是著名翻译家、英语教育家、英国文学家,曾担任广州外语学院副院长。次子黎虎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三子黎鹗是高级外交家。黎导、黎虎兄弟两人一同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
(陈作新)
柳甲声柳甲声(1911〜1971),字荣华,揭阳县榕城镇人,是享誉兴宁的著名老中医,兴宁中医院的创始人。
他出身于名中医世家,自幼聪颖好学,14岁考取秀才,荣耀乡里。后博览医学书籍,自学成才,18岁考取中医师,在潮汕挂牌行医。1943年日军侵犯潮汕,他随大批难民迁居兴宁,并在潮州会馆为难民和贫民善医,直到解放,被人民称为“善医先生”。
1950年后,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人兴宁卫生组织,任兴城镇卫生所所长、卫生院院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热爱中医事业,勇于开拓进取。1958年,他带领陈立春、钟丙凤、肖步文等几位老中医,克服困难,白手起家,创办了梅州地区首间中医医院——兴宁中医医院,并担任院长直至逝世。他克已奉公,任劳任怨,医德高尚,长期坚持门诊,日门诊量高达60至80人次。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突出的业绩,贏得人民群众的赞誉,为兴宁中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58年,光荣出席全国群英劳模大会。
他中医基础理论扎实,精通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擅治肝胆等奇难杂症,先后在省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多篇。1958年,主编《兴宁县中医经验选》一书。1963年,兴宁流行脑膜炎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他与人民医院医师张亮士合作,中西结合,运用中医温病学说“卫、气、营、血、三蕉”的辩证方法,攻克难关,疗效显著,收治病人183例,治愈182例,受到省卫生厅的高度评价,被评为省级科研成果。
他重视培养医学人才。1950年,创办兴宁县中医进修班,学制三年,连办6期,培训了300多名中医医生充实基层卫生院,为解决中医后继乏人、农村缺医少药问题作出了贡献。主动与广州中医学院联系挂钩,吸引大批学生来院实习,不但为祖国培养了中医人才,而且为引进大批高学历中医医师起到重要作用。
他以“医者父母心”为座右铭,以“诚信为民,奉献社会”为训诫教育后一代。他的子女事业有成。长子柳河生是湖北省军区少将副司令员,二子柳河中是享
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原兴宁市中医院院长;五子柳河鹏现任东莞市电信局正处级副局长;孙女柳瑞凤是兴宁市中医院副院长,主治医师。
1971年9月,他因病逝世。中共兴宁县委、县革命委员会送了花圈,并在追悼会上对他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
(陈作新)
彭丽天彭丽天(1911〜1985),兴宁市罗岗镇溪美村人。早年毕业于兴宁县立中学,1931年考取青岛大学中文系。为人老实忠厚,喜爱写作新诗,思想进步,受到闻一多、杨振声教授赏识。1934年,经闻一多教授引荐,转清华大学中文系就读,与闻一多、王力教授交情甚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回到家乡,在兴宁一中任教。1938年,应闻一多教授邀请,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积极参加闻—多、吴晗、邓拓、李公朴等教授组织的爱国民主运动,并与闻一多先生留下珍贵的合影。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广西大学任讲师。后应罗香林教授聘请,在省立文理学院任副教授。1946年秋,经王力教授推荐,到中山大学任副教授。1948年秋,他回乡探亲,经多位朋友挽留,在兴宁宁中中学任教。兴宁解放后,先在县文教科工作,后任兴宁二中(现罗岗中学)校长。一年后,到华南师范学院任副教授。后在南方大学深造结业,参加南路土改工作,在广东雷州师范学校任语文教研组长。后因母亲年迈,调回兴宁一中任语文教师。1969年冬因健康问题提前办理退休,1983年改办离休。
彭丽天思想进步,热爱中国共产党,热心公益和革命事业。在大学时代,与爱国进步学生和学者交往,关系密切。在家乡任教期间,积极带领学生组织剧团,演出进步戏剧,宣传抗日救亡、和平民主。1938年,为使山村的贫民子弟读上书,他与陈若愚、赖光庭等开明人士倡办溪美村大望小学。他任董事长和名誉校长,为建校呕心沥血、慷慨捐资,亲自撰校歌、校训,聘请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廖伟(中共梅县中心县委组织委员)、黄倾波、潘夜星、罗冰魂等到学校任教,使该校成为革命据点、摇篮。同时,还与陈若愚等创办了合作社、隆享会和水利互助会。1948年,他在宁中中学期间,介绍陈琇瑸、彭子健、曾繁星、刘美英等思想进步的同志到学校任教,并支持他们开展革命运动,鼓励、支持毕业学生到九连山、梅兴平等游击区参加革命武装斗争。他也参加了新民主主义工作团,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他是学者、诗人。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努力钻研汉魏学府,对甲骨文研究较深,撰写了《□音缀字考》等10多篇论文发表在《清华学报》上,受到朱自清、闻一多教授的赏识,后印成单行本公开发行。他写过许多新诗,大部分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后编印《晨夜诗集》,闻一多先生作序。
他一生淡薄名利、朴实忠厚、谦虚谨慎、待人热情真诚,在海内外同仁中享有较高声誉。
(陈作新)
张作梅张作梅(1918〜1998),兴宁市人,归国华侨,机械工程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在金属压力加工领域指导研究金属超塑性和非晶态合金,成功试验球墨铸铁的冲击性能和A3钢中板的机械性能,首次提出变形量的积累作用与奥氏体晶粒度的关系,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
他11岁时父亲病逝,1931年被送往香港,投靠舅父,寄居就学。1937年毕业于香港英文书院中学,考上广州中山大学机械系。学习成绩优秀,连年获得免费名额和助学金。194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在中央造币厂昆明分厂工作,先后担任技佐兼机修股金工车间主管、技士兼铸造股股长。1944年末,以优异成绩考取留英公费生。后又考取英国设菲尔德大学机械系研究生。1949年7月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论文《金属棒材的剪切》在英国《金属学报》刊登,被留在该校工程研究院担任研究员。
1950年底,著名科学家严济慈率中国科学代表团赴英国访问,转达周恩来总理对海外赤子的殷切期望,邀请李薰、张作梅等4位科学家回国筹建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他毅然踏上归国旅程。
回国后,积极参与金属研究所筹建工作,担任压力加工研究室主任,围绕国民经济建设课题开展研究,取得丰硕成果。1957年,任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副所长。1958年,任科学院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兼压力加工研究室、机械强度研究室主任。期间,还参加筹建长春机械学院,兼任副院长。I960年,任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1976年底,负责机械学、精密机械传动、精密机械轴承与润滑、精密机械材料等4个研究室的技术与管理工作。1980年底,任科学院长春分院副院长,并当选科学院院士。他还先后担任国家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家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家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机械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第五至七届委员,全国侨联会理事,吉林省侨联主席和科协副主席等职。1983年,他光荣加人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陈作新)
李根李根(1924—2004),又名李其焕,兴宁城南狮围里人。自小好学上进,在兴宁一中就读初中。1941年至1944年在五华县立一中就读高中。他思想进步,组织读书会,设立秘密图书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革命思想,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上半年,五华地下党组织安排他到岐岭皇华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以兴城河唇街荣贞美商店和他家为活动据点,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筹集物资支援游击队,购买枪支,准备武装斗争。1947年下半年,到九连山游击区参加游击队。先在青州训练班学习,后安排在和东人民义勇军(后改称粤赣边东江—支队)任文化教员、指导员。先后参加了船塘、平和、坪石、青州、太湖等战斗,多次立功受奖。
新中国建立后,历任粤赣边纵队独立四团二营、北江军分区第十团教导员等职,为解放广东,清匪反霸,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作出了贡献。1952年至1957年,在中南军区、广州军区后勤军需部任助理员,办公室主任。1957年至1958年,任志愿军后勤三分部办公室主任。1958年至1971年,任广州军区后勤部财务部科长,广东省农村战线政工组长。1971年至1979年,任广州军区后勤部生产部副部长。1979年,任广州军区后勤部物资部部长。1983年离休。在职期间,团结同志,积极工作,任劳任怨,艰苦奋斗,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文革”期间,在“三支两军”工作中,正确执行政策,抵制极左思潮,釆取措施保护干部、群众,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曾3次获得嘉奖。改革开放后,为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工作,受到老同志和家乡人民赞誉。
(陈作新)
李梦九李梦九(1920〜2004),又名坤麟,新陂镇米寨村人。兴宁市书法泰斗,草书大家。
他自幼酷爱书法,从颜、柳入手,宗法两王,兼学魏碑,纸上练,手指划,地
上写,临习多年。到了中年,暂趋成熟。步入老年,仍乐此不疲,临池不辍。1989年毕业于河南书法函授院研修班,师从张海,书艺大进,成为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中国书画家协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梅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兴宁市文联荣誉委员。他楷、行、草、隶皆能,尤善草书。书法作品既不拘泥于古人某家,又有传统功力和个性特点,酣畅淋漓,骨气充盈,能给人以灵活飞动、雄厚古朴的艺术感受。他的书法作品参加日本书道展,获特选奖;参加菲律宾诗书画展,获国际文化交流精英奖;参加新加坡猛龙杯美术创作比赛,获优秀作品荣誉奖;参加全国大赛曾获一等奖、优秀奖;编人《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20世纪国际书法名家作品荟萃》、《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等20多册典籍,多次见诸报刊,被博物馆收藏并输入电脑数据库,部分作品流传到海外。他的黄庭坚诗条幅,在日本《书道》杂志发表。他的传略载入《中国专家大辞典•广东卷》、《中国专家》、《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名人大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卷》等20多部辞书。中国现代文化学会艺术部授予他“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资格审定委员会授予他“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称号。出版有《书法作品选》3集。
他为人宽厚、谦和,平易近人,乐于育人,先后供职于新陂中学、县商业局,1980年退休后参与《兴宁县志》编修工作。
(陈作新)
兴宁历史人物来自兴宁地情网,梅州兴宁市整理发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