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兴宁之县城圩场
兴宁阳光网—兴宁历史明代的兴宁县城圩场一、 县城历史上,兴宁的县治地址曾迁移多次。明洪武二年(1369) 才以现址为县治所在,延续到现在。洪武年间,县城只有土垣二百丈,围护公署和仓库。天顺五年(1461),土垣被流寇罗刘宁攻破焚毁。成化三年(1467),知县秦宏改建砖城六百二十六丈。后经历任知县修建,所有城垣、濠沟、公署、仓库、文庙、神坛、街道,渐臻完备,构成有一定规模的县城。城垣,高1.85 丈(约6.2米),雉堞903个。辟四门,上有敌楼,外有营房,内有兵马司,供兵夫栖息,保卫县城。城内有十字街,连接四门。城外有环城濠,深0.7 丈(约2.4米),阔2丈(约6.6米),跨濠架桥,以通四门。濠堤高筑,可防洪水。城内沟渠,汇流水关,注入濠中。现在如今的北门拱辰门/图:齐昌碧影
公署,内有知县、主薄、典史的官衡,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办公室,胥吏的宿舍,保管册籍、银钱、仪仗的库房,处理刑事罪犯的监狱,迎接上司的行台及招待来往官员的宾馆。此外,还有仪门、谯楼、支更亭、旌善亭一类配套建筑。
仓库,城内有际留仓一所,城外有预备仓四所: 东仓和山,西仓茅塘,南仓梓皋,北仓陈坑。
学官,历任知县视为宣教圣殿,不断修建,有文庙和儒学两部分。文庙主体部分是大成殿,两侧有东西庑,前面有戟门、泮池、棂星门。殿内立至圣文宣王圣像,并立四配、十哲、先贤等牌位。续增配套建筑有文昌祠、先贤祠、尊经阁等。弘治七年(1497),知县黄缙扩充基地,达到广18.5 丈(约61.66米),深37.5 丈(约125米),誉为“面城临池、远山屏拱,气概宏伟。”儒学部分有明伦堂、进德斋、育才斋、教谕宅、训导宅、库房、卷房、号房。
神坛庙宇。洪武三年,于郊区建社稷坛、山川坛和厉坛。社稷坛奉祀土神和谷神。山川坛设神位三: 风云雷雨居中,山川居右,城隍居右。厉坛设城隍于坛上,无祀鬼神于坛下。洪武四年,又于城内十字街口,建一座大型城隍庙,并配以土地祠和碑记亭。
二、 圩场洪武二年(1369),知县周仕贵就全县自然形成的市集点选择十二处开设圩场,分别定期日中集市; 并就各圩瓦铺或茅铺多少,确定年征租银数额: 大龙田和泥陂各24.26 两,罗岗7.288 两,叶塘6.065 两,水口和径心各4.852 两,石马3.636两,新陂、莲塘(后改永和)、龙归洞(后改黄陂)、长兴(后改罗浮) 和大坪各2.426 两。以上十二圩年征铺租银共87.333两,作为一项财政收人。
兴宁历史故事来自互动兴宁,由兴宁论坛整理发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