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市民 发表于 2017-6-20 20:43:12

兴宁历史上接纳外来人口最多的一次,一批不是兴宁人的...

兴宁阳光网—兴宁历史文化
相信很多兴宁人家里都有那么几个不是兴宁人的兴宁人,他们祖籍潮汕地区,但现在是兴宁户口,说着一口流利的兴宁话,生活在兴宁,在兴宁工作,买房,娶妻生子。

是什么原因导致兴宁地区会有如此多的潮汕后裔呢?这得从兴宁历史上接纳外来人口最多的一次说起,当时在兴城的潮汕人口占兴城人口的60%(当时逃难来到兴宁的人口多大5万多人),超过了兴城本地人口。

1939—1943年间,正是日寇猖狂侵华、潮汕沦陷、风声鹤唳、百姓流离的岁月,不少群众惶然不知所措,扶老携幼,四处逃散,挣扎在生死线上。梅州,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成为不少难民的暂避之地。其中,兴宁就涌入5万潮汕难民。近日,记者来到兴宁市兴城镇当年潮汕难民的主要聚居地兴城大坝里、盐埠街、河背街、河唇街,了解当年潮汕难民及其后人的今昔。


配图源于网络

在十几年前已成为市区闹市的大坝里,如今更是高楼林立,一派繁华;盐埠街也于前两年改建为现代住宅小区;而随着宁江“一河两岸”建设,东岸的河唇街已基本拆迁完毕,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不久的将来,西岸的河背街(神光路)也将拆迁改建……当年潮汕难民在这些地方搭建聚居的小竹棚,老早就被岁月和时代冲洗得了无痕迹。

当年潮汕难民的聚居地之一河唇街。

据兴宁潮州会馆林桂琳会长等人介绍,当年潮汕人“走日本”,多为徒步而行,“扛挑拉,搂勒背”,离乡背井,忍饥挨饿,卖儿卖女(刘宇新就是其父母逃至兴宁坭陂时被卖的),十分悲苦凄凉,半途中还死了不少人。到了兴宁,搭低矮的竹棚暂且栖身,男的做苦力,搞搬运,开荒种地,女的给人缝补衣服或做婢女,还有不少人乞食露宿……位于河背街(今神光路)的兴宁潮州会馆,成立于1806年,是由在兴宁经商的清代潮汕商人为联络乡谊而成立的,在抗战时期也就成了潮汕难民的“集散地”。

1940年在兴宁潮州会馆内成立的潮汕旅兴同乡会,迅速筹集款项、粮食救济难民,设立难民收容所,在潮州会馆侧的大片空地上搭起竹棚,收容难民300多人,请医生义诊(名中医柳河中之父柳甲声当年就被收留并为难民治病),并抓紧分批安排就业,难童免费送进潮光小学就读(潮光小学由潮汕旅兴同乡会于1940年在潮州会馆内创办,现为兴宁市第四小学);在宁江河西岸堤坝处设孤儿院,收容上百名孤儿,解决他们的生活、教育问题。与此同时,在大坝里成立了“潮存善社”,“三荒四月”时设点施粥,逢年过节给特困户送食送衣送医,为死后无人送丧者办理后事……

兴宁潮州会馆常务主任林伟兴84岁的母亲谢桂珍,是1940年从揭阳炮台逃来的。她回忆说:那天吃了早饭,她和邻居女孩总共12人,聚在一个屋里做手工,突然,日本鬼子炮袭,12个女孩仓皇逃命。刚逃出屋门,就有6个女孩被炸死!她把着火的斗笠一丢,发足狂奔,跑了大约10里左右,遇到一个婶婶,婶婶就带她投奔兴宁水口的亲戚。走了两天(中间在猴子岽歇了一夜),到了水口婶婶亲戚家。没多久,通过婶婶亲戚的介绍,她嫁给了兴城一个“打洋石”师傅。她在家理家务、带子女,替人钉纽扣,直到解放后才回娘家探亲。她还从娘家带来绣花用的竹圈,不过早被丢在杂物间,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当年难民,84岁的谢桂珍阿婆在示范绣花方法。

她从娘家带来的绣花用的竹圈,灰尘重重。家住河背新村的董阿婆,是1941年从潮阳海门嫁来兴城的。她说,日本鬼子在海门烧杀抢掠,惨无人道。鬼子一来,大家就往山上躲;鬼子一走,大家才又回家。有一次,鬼子要来了,一个邻居女伴很大胆,说“不怕!我就不躲!”结果就被鬼子杀了;她母亲去认尸,也被杀了!一次鬼子进村,敲邻居一户人家的门,一个老人来开门,结果才把门打开一条缝,就被鬼子刺死了!父母把她远嫁兴宁,也是求个保全。董阿婆的邻居吴阿婆则诉说,她的家翁早死,“走日本”时,家婆用箩挑着孩子从惠来逃到兴城,以2升米的价钱把最小的儿子卖掉,自己去帮人挑水、洗衣、补衣服。后来,一家子都留在了兴宁做生意……

抗战胜利后,大部分潮汕人重返故里,小部分留下来定居,在此繁衍生息,成为新“兴宁人”。解放后,他们作为城市居民,政府优先安排就业,多数进厂当工人。他们的后人,分布于各行各业,也从大坝里、盐埠街、河背街、河唇街走出,散居各地;往往既能讲一口纯正的兴宁话,也还能讲潮汕话,风俗上,既接受了兴宁一些有益习俗,又继承和发展了富于潮州风情的民俗。

历史不容遗忘,你家是否有潮汕籍的亲戚吧?
兴宁 历史故事来自网络,梅州兴宁论坛整理发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兴宁历史上接纳外来人口最多的一次,一批不是兴宁人的...